但馀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出处:《杏解嘲》
宋 · 司马光
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
但馀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
芳菲如可采,岂得侍君轩。
但馀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
芳菲如可采,岂得侍君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造物:万物。非我:不是为了我。
荣枯:繁荣和凋零。
那足言:哪里值得说。
但馀:只余下。
良干:坚实的基础。
在:存在。
何必:何必需要。
壮丽:雄伟华丽。
华林苑:皇家园林。
欢娱:欢乐。
梓泽园:梓泽的园林(古代帝王园林)。
芳菲:芬芳花朵。
如可采:如果可以采摘。
岂得:怎能不。
侍君轩:侍奉您的厅堂(指君王的居所)。
翻译
万物并非为我而造,繁荣凋零何足挂齿。只要根基稳固在,何须艳花簇拥。
壮丽的皇家园林,梓泽园中欢乐多。
如果芬芳能被采摘,怎会不侍奉您的厅堂。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宴之乐的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开篇"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表达了对自然界无为而治、生长收获自然规律的赞美。接着"但馀良干在,何必艳花繁"则是说只要有美好的情谊和纯净的心灵,就不需要过多华丽的外在装饰。
中间两句"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乐图景,其中"华林苑"指的是美丽的森林,而"梓泽园"则是一处幽静的园林。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和向往。
结尾两句"芳菲如可采,岂得侍君轩"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长时间地享受这份美好,且能伴随尊贵的君主左右。这里的"芳菲"指的是春天的鲜花,而"侍君轩"则是希望能够常伴君侧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间美好的情感和愿望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