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叹诸刘今已矣,路傍乔木日凋疏
出处:《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其七》
宋 · 刘克庄
每嘲介甫行新法,常恨欧公不读书。
浩叹诸刘今已矣,路傍乔木日凋疏。
浩叹诸刘今已矣,路傍乔木日凋疏。
注释
嘲:嘲笑。介甫:王安石的字。
行:推行。
新法:王安石的新政措施。
常:常常。
恨:遗憾。
欧公:指欧阳修。
读书:学习、研究学问。
浩叹:深深的叹息。
诸刘:指刘氏家族。
已矣:已经衰落。
路傍:路边。
乔木:大树。
凋疏:凋零稀疏。
翻译
每次嘲笑王安石推行新法,总是遗憾欧阳修不读书。深深地感叹刘氏家族已经衰落,路边的大树日渐凋零稀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湖南江西道中十首(其七)》。诗中的每嘲介甫行新法,常恨欧公不读书,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官吏推行新政却缺乏文化修养的批评态度。在古代,"嘲"指讽刺、挖苦的意思,而"介甫"则是对某些官员的称呼。这里所说的"欧公"可能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或文人,诗人认为即使是他这样有文化底蕴的人也未能理解书籍中的智慧,从而批评那些不读书的官吏。
接下来的"浩叹诸刘今已矣,路傍乔木日凋疏"则描绘了一种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情景。"诸刘"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或家族,而"今已矣"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路傍乔木日凋疏"形容树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凋零,给人以岁月匆匆、物是人非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文化素质的反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