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聘,西家求,明珠火贝争委投
出处:《卢孤女》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卢孤女,年十五,官家新条括童女,东家媒娘传巧语。
卢家郎,选东床,奈郎自有妇,妾使余不当。
蚤知急婚事如此,悔不官家作驱使。
上堂拜姑身未知,下堂失身惟有死。
归来抱琴弹高楼,苦调不作离鸾愁。
东家聘,西家求,明珠火贝争委投。
河可乾,石可泐,卢家女节不可勒。
生作只影蛾,死作独根柏。
乌乎丈夫腐节随草莽,阿卢之风齐砥柱。
若道钱唐女淫苦,安得有此卢家女。
卢家郎,选东床,奈郎自有妇,妾使余不当。
蚤知急婚事如此,悔不官家作驱使。
上堂拜姑身未知,下堂失身惟有死。
归来抱琴弹高楼,苦调不作离鸾愁。
东家聘,西家求,明珠火贝争委投。
河可乾,石可泐,卢家女节不可勒。
生作只影蛾,死作独根柏。
乌乎丈夫腐节随草莽,阿卢之风齐砥柱。
若道钱唐女淫苦,安得有此卢家女。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卢孤女》,以卢家女子的不幸遭遇为题材,展现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命运反抗。诗中通过卢孤女十五岁被官家括选,被迫嫁为人妇的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无情压榨和婚姻制度的残酷。卢孤女的琴声表达了她的哀怨与无奈,她宁死也不愿屈服于包办婚姻,宁愿像只影蛾或独根柏般坚守贞节。诗中还借“乌乎丈夫腐节随草莽”一句,讽刺了那些对女子贞操无原则的男人,而卢孤女的形象则如砥柱般坚韧,象征着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卢孤女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