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坚复引狂为戒,欹斜流弊妨童蒙
出处:《徐进斋观察属题李北海古诗十九首墨迹》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干将莫邪难争锋,自言此书与卢鸿。
由来文选是家学,父子授受善与邕。
愿为鸣鹤殊鸿鹄,谁见香象追飞龙。
世间石刻已稀有,朱阑麻纸垂奇踪。
吾闻尧章论书法,以行为真非专工。
孟坚复引狂为戒,欹斜流弊妨童蒙。
谛观字里极骏逸,超凡绝迹元难从。
道州猿叟主端直,独至江夏终推崇。
平生颇疑古欺我,颜柳以外皆瞍矇。
重姿重骨任交诟,千金宝秘归徐公。
由来文选是家学,父子授受善与邕。
愿为鸣鹤殊鸿鹄,谁见香象追飞龙。
世间石刻已稀有,朱阑麻纸垂奇踪。
吾闻尧章论书法,以行为真非专工。
孟坚复引狂为戒,欹斜流弊妨童蒙。
谛观字里极骏逸,超凡绝迹元难从。
道州猿叟主端直,独至江夏终推崇。
平生颇疑古欺我,颜柳以外皆瞍矇。
重姿重骨任交诟,千金宝秘归徐公。
鉴赏
这首诗是郑孝胥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和对李北海(唐代书法家李邕)墨迹的评价。诗人首先提到干将莫邪剑的典故,暗示李北海的书法技艺高超,堪比宝剑难以匹敌。他接着指出李邕的书法源自家学传统,父子相传,技艺精湛。
诗人以“鸣鹤”、“鸿鹄”自比,表达对李北海书法的仰慕,认为其超越常人,如同香象追赶飞龙,意境深远。他感慨世间石刻中李北海的作品已属罕见,而他的墨迹却在朱栏麻纸上留下了独特的艺术轨迹。
诗人引用尧章关于书法的理论,强调书法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品德和行为,这与孟坚的观点相呼应,认为书法教育应避免过度狂放,以免误导孩童。然后,诗人高度赞扬李北海的字迹骏逸非凡,无人能及,即使在颜真卿、柳公权之后,也无人能出其右。
最后,诗人提到道州猿叟(可能指唐代书法家张旭)推崇李北海的端直风格,并自述曾怀疑古人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认为除了颜柳外,其他人都无法与李北海相提并论。他甚至表示,李北海作品的价值连千金,最终被徐公(可能是收藏家)珍藏,成为传世之宝。
整首诗通过对李北海书法的赞美,展现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敬仰和对精湛技艺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书法艺术与人格修养的紧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