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郤公车甘隐沦,爱君初作自由身
出处:《伯起不就公车杜门著书寄此致羡》
明 · 王世贞
旋郤公车甘隐沦,爱君初作自由身。
书成柿叶真如晋,种得桃花不避秦。
湖海几曾湮竹帛,烟波随处吐丝纶。
倦夫尘梦从夸觉,争似元无入梦人。
书成柿叶真如晋,种得桃花不避秦。
湖海几曾湮竹帛,烟波随处吐丝纶。
倦夫尘梦从夸觉,争似元无入梦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伯起不就公车杜门著书寄此致羡》。诗中描绘了主人公放弃官场,选择隐居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旋郤公车甘隐沦,爱君初作自由身”,开篇即点明主题,主人公辞官归隐,甘愿过上隐居的生活,对自由的追求溢于言表。颔联“书成柿叶真如晋,种得桃花不避秦”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描述主人公在隐居生活中,以柿叶为纸,模仿晋代书法大家的风格书写,以及在桃花盛开之地种植桃树,不避秦时的纷扰,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颈联“湖海几曾湮竹帛,烟波随处吐丝纶”则通过湖海和烟波的意象,强调主人公虽身处隐居之地,但心中仍怀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如同竹帛记录历史一般,他的思想和情感不会被遗忘。尾联“倦夫尘梦从夸觉,争似元无入梦人”以倦夫自喻,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以“争似元无入梦人”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真正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和羡慕。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理想生活的独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