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吏有能名,升台擅直声
出处:《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其一》
宋 · 苏辙
试吏有能名,升台擅直声。
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
壮志方凌厉,遗书忽叹惊。
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茔。
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
壮志方凌厉,遗书忽叹惊。
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茔。
注释
试吏:试用官员。能名:才能出众。
升台:官位提升。
擅直声:声名显赫。
雄飞:比喻人的仕途发展。
九载:九年。
修路:此处指建功立业。
三城:象征成就。
壮志:豪迈的志向。
凌厉:旺盛、激昂。
忽叹惊:突然感到惊讶。
老人:年老的人。
殊可念:非常值得同情。
白首:老年。
新茔:新的坟墓。
翻译
试用官员中有能者,名声显赫在台上他像雄鹰翱翔九年,只建了三座城作为功绩
豪情壮志正旺盛,突然收到遗书心惊
令人感慨万分,老人含泪为新坟哭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故友王彦霖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王彦霖生前才能与壮志的赞赏以及对其突然离世的哀悼之情。首句“试吏有能名”赞扬了王彦霖在试任官职时就已显示出过人的才能和声誉;“升台擅直声”进一步肯定他在仕途中的正直声望。
“雄飞极九载”描述了王彦霖长期在高位任职,长达九年的时间;“修路止三城”则可能象征他为国家或地方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但遗憾的是,他的事业似乎未能如愿继续扩展。
“壮志方凌厉”表达了诗人对王彦霖壮志未酬的惋惜,而“遗书忽叹惊”则透露出他去世时留下未竟的心愿和遗憾,令人感叹。最后两句“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茔”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位老友的深深怀念,想象他在墓地旁痛哭,感人至深。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敬意的挽词,展现了苏辙对故友的深切哀思和对其人品与功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