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斜阳未见晴,晓看红日报窗明
出处:《自宣溪过早禾渡 其一》
宋 · 刘过
雨后斜阳未见晴,晓看红日报窗明。
笋舆十里宣溪路,刬地浓云脚里行。
笋舆十里宣溪路,刬地浓云脚里行。
注释
雨后:雨停之后。斜阳:傍晚的太阳。
未见晴:没有放晴。
晓:清晨。
红日:红色的太阳。
报:报纸。
窗明:窗户明亮。
笋舆:竹制的小车。
宣溪路:宣溪的道路。
刬地:忽然、猛然。
浓云:厚厚的云层。
脚里行:在脚下经过。
翻译
雨后的斜阳还未放晴,清晨看着红色报纸照进明亮的窗户。乘坐竹制小车在十里宣溪路上行进,沿途只见浓厚的云层低垂在脚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初见斜阳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淡远之美。首句“雨后斜阳未见晴”,表现了天气由阴转晴的过渡状态,斜阳尚未完全露面,只能隐约感受到它的存在。紧接着,“晓看红日报窗明”则是从室内向外观察,晨曦透过窗棂映照室内,一抹温暖的光线给人以希望。
以下两句“笋舆十里宣溪路,刬地浓云脚里行”,描写的是诗人在宣溪一带漫步的情景。这里的“笋舆”指的是竹制的马车或轿子,“宣溪路”则是诗人行走的路径。后半句“刬地浓云脚里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湿润的土地上行走,脚下是厚重而柔软的泥土和云雾,这种感觉给人的是一种亲近自然、与大地紧密相连的情愫。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幽深,通过对光线、色彩、声音的细腻描绘,构建出一个雨后初晴的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捕捉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