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出处:《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
唐 · 李白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注释
亭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某位官员。去:离开。
安在:在哪里。
李陵:西汉将领,因战败投降匈奴。
降:投降。
未归:还没有回来。
愁容:忧虑的表情。
变:改变。
海色:形容深沉、广阔,比喻愁绪深重。
短服:短衣,古代汉族男子的日常服装。
改:更换。
胡衣:胡人的衣服,指异族服饰。
翻译
亭伯去了哪里呢?李陵投降还未归来。他的忧愁面容变得如同大海的颜色,身着短服也改换成胡人的衣物。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与流离失所之民的诗句,充满了对英雄不再、国事沦丧的深沉哀思。"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亭伯即是古时的一位将领,而李陵则是唐朝有名的将军,他在边塞抗敌时因兵败被迫投降,这里提及他们的命运转折,表现出诗人对英雄末路的无限感慨。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两句则通过形象鲜明的描写,展现了战乱中人民的痛苦与变迁。"愁容"指的是满脸忧愁的表情,而这忧愁之情已如大海一般深广;"短服改胡衣"则意味着汉族之人因战乱被迫穿上了胡人的衣服,暗示了民族文化的冲突与混同。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边塞战事的关注,更表达了他对于英雄不再、国土沦丧的深切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