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苦苦累唇舌,六十瞥眼风中花
出处:《挽方水云道士用东坡先生清虚堂韵》
明 · 沈周
学仙不就如炊沙,紫府著尔无閒衙。
长生苦苦累唇舌,六十瞥眼风中花。
江湖漂萍本无蒂,一囊书画东西家。
虚谈火龙配水虎,岂见白蝠如乌鸦。
惟于饮酒诧真趣,终身落魄犹苏葩。
醉魔作祟病已剧,酒莫下咽惟需茶。
长途昨夜忽观化,讣至空使吾胸挝。
皮囊败坏秋草里,青山剑穴从谁爬。
碧云黄鹤渺何许,矫首西睇令人嗟。
我今随生亦随死,努力加饭辞餐霞。
长生苦苦累唇舌,六十瞥眼风中花。
江湖漂萍本无蒂,一囊书画东西家。
虚谈火龙配水虎,岂见白蝠如乌鸦。
惟于饮酒诧真趣,终身落魄犹苏葩。
醉魔作祟病已剧,酒莫下咽惟需茶。
长途昨夜忽观化,讣至空使吾胸挝。
皮囊败坏秋草里,青山剑穴从谁爬。
碧云黄鹤渺何许,矫首西睇令人嗟。
我今随生亦随死,努力加饭辞餐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挽诗,表达了对方水云道士逝世的哀悼和对其人生态度的感慨。诗人以"学仙不就如炊沙"开篇,比喻修仙之路艰难,暗示道士未能达成长生之愿。接着描述了道士一生追求长生但终无所获,如同风吹中的短暂花朵。他漂泊不定,生活简朴,仅以书画自娱,对虚幻的修炼嗤之以鼻。
诗人赞赏道士在饮酒中找到真趣,即使生活困顿仍保持乐观,然而病痛加剧,只能以茶代酒。诗人感叹道士突然离世,犹如昨夜的转化,令人心痛。道士的遗体被弃置荒野,而他的剑却似乎仍有灵性,仿佛在青山中寻找归宿。诗人遥望碧云黄鹤消失的方向,不禁悲叹其飘渺无踪。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认为生死皆是自然规律,决定放下对长生的追求,珍惜眼前的生活,努力加餐,告别仙道的幻想。整首诗情感深沉,对逝者充满敬意,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