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如明月,不照妾心愁
出处:《代作白头吟》
明 · 于慎行
蔚彼高树林,上有双鸣禽。
请君罢欢宴,听妾白头吟。
儿时同里居,追逐亭台下。
妾弄青丝绳,郎骑碧竹马。
十六始嫁君,花靥垂两鬟。
宛转郎左右,何时不可怜。
妾意尚疑新,郎心忽已旧。
不是故情疏,自是新恩厚。
玉台对明镜,红颜未应老。
炎天弃团扇,凉风何太早。
君如云中雁,妾如枝上花。
雁飞自有处,花落向谁家。
戚戚复戚戚,世事不可必。
但恨识君初,两心望如一。
含情欲谁语,揽涕背人流。
君心如明月,不照妾心愁。
道逢故家人,寄书予父母。
嫁女事贵人,不如田家妇。
田家虽苦辛,白头长相守。
请君罢欢宴,听妾白头吟。
儿时同里居,追逐亭台下。
妾弄青丝绳,郎骑碧竹马。
十六始嫁君,花靥垂两鬟。
宛转郎左右,何时不可怜。
妾意尚疑新,郎心忽已旧。
不是故情疏,自是新恩厚。
玉台对明镜,红颜未应老。
炎天弃团扇,凉风何太早。
君如云中雁,妾如枝上花。
雁飞自有处,花落向谁家。
戚戚复戚戚,世事不可必。
但恨识君初,两心望如一。
含情欲谁语,揽涕背人流。
君心如明月,不照妾心愁。
道逢故家人,寄书予父母。
嫁女事贵人,不如田家妇。
田家虽苦辛,白头长相守。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与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开篇“蔚彼高树林,上有双鸣禽”以自然景象起兴,象征着美好和谐的爱情生活。随后,“听妾白头吟”一句,引出女子内心的哀怨与倾诉。
接下来,诗人通过回忆与丈夫的童年往事,展现了两人曾经的纯真与甜蜜:“儿时同里居,追逐亭台下。妾弄青丝绳,郎骑碧竹马。”这种温馨的画面,与后文女子对丈夫情感变化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
“十六始嫁君,花靥垂两鬟”描绘了女子初嫁时的美好,而“妾意尚疑新,郎心忽已旧”则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情感的微妙变化。女子的忧虑和不解,通过“不是故情疏,自是新恩厚”表达出来,暗示了她对丈夫情感转变的困惑。
“玉台对明镜,红颜未应老”表达了女子对青春永驻的渴望,然而“炎天弃团扇,凉风何太早”则预示了爱情的消逝,如同炎夏过后,凉风骤至,带走了一切温暖与美好。
“君如云中雁,妾如枝上花”将男女比作不同命运的物象,雁飞自有归途,而花落却不知归于何处,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君心如明月,不照妾心愁”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她的心事无人理解,只有明月为伴。最后,“嫁女事贵人,不如田家妇。田家虽苦辛,白头长相守”,通过对比,表达了女子对稳定、长久关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短暂爱情的失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中的挣扎与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