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亲旧去,夕与野土并
出处:《代人挽歌三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岧岧白杨树,上有悲风鸣。
夕阳下衰草,荒陇亦已平。
送君出城郭,怆恍难为情。
朝辞亲旧去,夕与野土并。
鬼车中夜嗥,天高月复明。
漠漠林烟霏,涓涓野水清。
贤达信难免,念此心骨惊。
几见陈死人,复得还家行。
古今迭相送,生存空负名。
夕阳下衰草,荒陇亦已平。
送君出城郭,怆恍难为情。
朝辞亲旧去,夕与野土并。
鬼车中夜嗥,天高月复明。
漠漠林烟霏,涓涓野水清。
贤达信难免,念此心骨惊。
几见陈死人,复得还家行。
古今迭相送,生存空负名。
鉴赏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送别与死亡的主题,充满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
首句“岧岧白杨树,上有悲风鸣”以白杨树作为背景,借悲风的鸣叫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和哀伤。接着,“夕阳下衰草,荒陇亦已平”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衰草连天、荒陇平展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悲凉感和生命的脆弱。
“送君出城郭,怆恍难为情”直接点明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送别者内心的痛苦和不舍。接下来,“朝辞亲旧去,夕与野土并”则从时间的角度强调了离别的不可逆转,以及与亲人分别后的孤独与寂寞。
“鬼车中夜嗥,天高月复明”通过夜晚的鬼车嚎叫,反衬出夜空的广阔与明亮,暗示了生死之间的距离,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恐惧。随后,“漠漠林烟霏,涓涓野水清”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景象,与前文形成对比,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贤达信难免,念此心骨惊”表达了对人生不可避免的死亡的深刻认识,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震撼。最后,“几见陈死人,复得还家行。古今迭相送,生存空负名”总结了人生的无常,无论是贤达还是普通人,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让人不禁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送别、死亡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