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全文

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

宋 · 杨万里
城中长恨不见山,出城见山如等闲。
曹溪过了过岑岭,不惟山粗石仍犷。
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
一路令人眼不开,眼开令人闷不醒。
乌沙未到一溪横,水清见底心已清。
大塘六峰争出迎,水精笔架琉璃屏。
两峰玉笋初出土,三峰冰盘饤角黍。
一峰新琢金博山,雾作沈烟云作缕。
忽然前冈平截断,万丈青尖馀寸许。
山神解怜客子愁,平地跳出苍琳璆。
更借天公修月斧,神工一夜忙雕锼。
近看定何者,远看真可画。
山神自贺应自诧,古来此地无车马。

拼音版原文

chéngzhōngchánghènjiànshānchūchéngjiànshānděngxián

cáoguòleguòcénlǐngwéishānshíréngguǎng

shānshīlàimǎndǐngshíchénsānyǐngliánjǐng

lìngrényǎnkāiyǎnkāilìngrénmēnxǐng

shāwèidàohéngshuǐqīngjiànxīnqīng

tángliùfēngzhēngchūyíngshuǐjīngjiàliúpíng

liǎngfēngsǔnchūchūsānfēngbīngpándīngjiǎoshǔ

xīnfēngxīnzhuójīntuánshānzuòchényānyúnzuò

ránqiángāngpíngjiéduànwànzhàngqīngyáncùn

shānshénjiěliánchóupíngtiàochūcānglínqiú

gèngjiètiāngōngxiūyuèshéngōngmángdiāosōu

jìnkàndìngzhěyuǎnkànzhēnhuà

shānshényìngchàláichē

注释

长恨:长久遗憾。
等闲:寻常、轻易。
曹溪:地名,禅宗圣地。
岑岭:高山。
癞满顶:形容山石如癞和尚的白发。
陈三瘿:传说中的怪人,此处比喻奇特的山石。
眼不开:眼睛无法移开。
闷不醒:心情沉重,难以清醒。
乌沙:地名,可能指溪流上游。
水精:形容清澈如水晶。
琉璃屏:比喻色彩斑斓的山峰。
玉笋:形容山峰尖锐如玉。
冰盘:形容山峰形状像冰盘。
博山:古代的一种香炉。
雾作沈烟:雾气浓重如沉烟。
苍琳璆:形容山石翠绿如琳璆宝石。
修月斧:比喻明亮的月光。
雕锼:雕刻。
定何者:究竟何物。
车马:代指世俗的繁华。

翻译

在城里长久遗憾未能见到山,出了城看见山却像寻常事。
过了曹溪又翻越岑岭,不只是山势粗犷,连石头也显得野蛮。
山仿佛能教人学样,满头白发如癞和尚;石头像陈三的瘤颈相连。
这路途让人眼睛忙不过来,即使睁开也觉得昏沉。
还未到乌沙,就先见一条横溪,水清澈见底,心也随之清明。
大塘周围的六座山峰竞相迎接,如同水精笔架和琉璃屏风。
两座山峰像刚出土的玉笋,三座像冰盘盛着粽子。
一座山峰新雕成金博山,雾气如沉烟,云彩如丝缕。
忽然前方山冈被齐整切割,只剩下一尺多高的青尖。
山神似乎怜悯旅人的忧愁,从平地跳出翠绿的琳璆。
更借天公的月光之斧,一夜之间忙碌雕刻。
近看不知何物,远观则如画一般。
山神或许在为自己庆贺,惊讶这里自古以来少有车马喧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山水之间的游历和感受。开篇"城中长恨不见山,出城见山如等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一旦出城见到山水时的心旷神怡。接着,通过对曹溪、岑岭的描写,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粗犷之美。

"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则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山石的独特姿态。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情感寄托,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扰、尘世羁绊的超脱与逃避。

接下来的"一路令人眼不开,眼开令人闷不醒",则是对这种美景过于壮丽而难以承受的心理描摹。然而,当诗人来到乌沙溪时,水清见底的心境也随之得到净化。

大塘六峰的描写,再次展现了山水之间的竞相辉映和自然之美。而两峰玉笋、三峰冰盘等景象,更是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大自然的生动与神奇。

"忽然前冈平截断,万丈青尖馀寸许"这一句,则是对山势突变的一种艺术夸张,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时的心悸和震撼。紧接着,山神的出现,以及天公修月斧的神奇,都是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与赞叹。

最后,"近看定何者,远看真可画。山神自贺应自诧,古来此地无车马"则是诗人在感受了这番景象后,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这片山水从未被世人所知、只有山神才知道其美丽的独特领悟。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流转和审美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与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