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出处:《湘夫人咏》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木兰芙蓉满芳洲,白云飞来北渚游。
千秋万岁帝乡远,云来云去空悠悠。
秋风秋月沅江渡,波上寒烟引轻素。
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千秋万岁帝乡远,云来云去空悠悠。
秋风秋月沅江渡,波上寒烟引轻素。
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的画面,以木兰花和芙蓉花盛开的芳洲为背景,白云悠然飘过北边的小洲,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遥远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帝乡(可能指京城或理想之地)的遥想,感叹岁月漫长,帝乡之遥犹如白云般难以触及,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沅江,秋风吹过,秋月下渡船上的寒烟袅袅升起,轻盈如素,增添了江面的凄清之美。夜晚,九疑山的猿猴发出悲凉的啼声,而竹枝在静默中承载着残露,更显寂静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时空流转、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未知的向往和怀旧之情。元好问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体现了金末元初诗歌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