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秘藏神所护,至今陈露墨犹鲜
出处:《用中示以字瑞既书其事又赋诗一首》
宋 · 陈渊
河图布画非人力,鸟迹成文岂偶然。
自昔秘藏神所护,至今陈露墨犹鲜。
胸襟有道推先觉,斤斧无情肯自全。
但欲剖心彰景命,爨桐何意拟薰弦。
自昔秘藏神所护,至今陈露墨犹鲜。
胸襟有道推先觉,斤斧无情肯自全。
但欲剖心彰景命,爨桐何意拟薰弦。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名为《用中示以字瑞既书其事又赋诗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文字、自然与道德的深刻理解。
首联“河图布画非人力,鸟迹成文岂偶然”,以“河图”和“鸟迹”为引子,赞美文字的诞生并非人类随意创造,而是自然界的灵性与智慧的体现。这里“河图”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天书,而“鸟迹”则比喻文字的起源,暗示文字是天地间自然流露的智慧。
颔联“自昔秘藏神所护,至今陈露墨犹鲜”,进一步阐述文字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圣之物,受到神灵的保护。即使历经岁月沧桑,墨迹依然鲜艳如新,强调了文字的永恒价值和不朽意义。
颈联“胸襟有道推先觉,斤斧无情肯自全”,将人比作“胸襟有道”的先觉者,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斤斧无情”与“自全”形成对比,警示人们在追求自我完善时要避免过度的自我牺牲或破坏。
尾联“但欲剖心彰景命,爨桐何意拟薰弦”,表达了诗人愿意献身于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如同焚烧桐木以昭示内心的光明。然而,这里的“爨桐”与“薰弦”形成反差,似乎在质疑为何要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去追求真理,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更温和、更智慧解决问题方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字、自然与道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对人性本质的洞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