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步政多艰,此岂私愤时全文

天步政多艰,此岂私愤时

出处:《读晋史九首 其七
元 · 何中
两贤不相厄,王庾乃如斯。
天步政多艰,此岂私愤时
东山谢安石,造次威凤仪。
三贤抱宏器,继出相等夷。
风流文雅尽,同惟世所推。
但恨立朝间,典礼殊未施。
玄谈竟浇俗,逆臣终乱阶。
汤武肇王业,伊周垂纲维。
桓景彰伯道,管晏横要规。
古人不作远,所立百世师。
奈何民具瞻,退食徒委蛇。
卜世固天定,欲责当谁归?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何中的《读晋史九首》之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忧虑与反思。

首句“两贤不相厄,王庾乃如斯”以晋代的王导和庾亮为例,指出两位贤臣虽为同僚,却未能相互包容,导致了政治上的分裂。接着,“天步政多艰,此岂私愤时”则指出当时的政治环境艰难,非个人私怨所能解释。

“东山谢安石,造次威凤仪”提到东晋名相谢安,以其从容不迫、威仪自若的形象,反衬出前文所描述的混乱局面。接下来,“三贤抱宏器,继出相等夷”赞扬了谢安、王导、庾亮三位贤臣的才能与贡献,他们如同并肩作战的勇士,共同维护着国家的稳定。

“风流文雅尽,同惟世所推”赞美了这三位贤臣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以及他们在世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但恨立朝间,典礼殊未施”表达了对他们在朝政中的作为有所遗憾,即未能充分实施礼法制度。

“玄谈竟浇俗,逆臣终乱阶”批评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奸佞之臣的祸乱。接着,“汤武肇王业,伊周垂纲维”引用古代圣君贤相的事迹,强调了建立和维持政权的重要性。

“桓景彰伯道,管晏横要规”再次提到历史上的贤臣,以此来对比和反思当前的局势。“古人不作远,所立百世师”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

最后,“奈何民具瞻,退食徒委蛇”感叹于民众对贤者的期待,然而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却显得无力。“卜世固天定,欲责当谁归?”则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国家的命运是否早已注定,如果需要改变,责任又该由谁承担?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忧虑,以及对贤能之士的呼唤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