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诗百言举其粗,我愧安饱心如苴
盐民没利家海隅,奔走末业田园芜。
天意似遣阳侯驱,卷水沃杀煎海炉。
怒涛百尺不及逋,老幼十五其为鱼。
耕夫蚕妇来踌躇,百金不易箔与锄。
我公偃息哀其愚,埋掩尸骼赒茕孤。
吾党子仪驰赤驹,口赍公惠人人嘘。
日走百里嫌昳晡,不饮不食颜色癯。
去时万树如束枯,回首绿暗红紫疏。
寄诗百言举其粗,我愧安饱心如苴。
天意似遣阳侯驱,卷水沃杀煎海炉。
怒涛百尺不及逋,老幼十五其为鱼。
耕夫蚕妇来踌躇,百金不易箔与锄。
我公偃息哀其愚,埋掩尸骼赒茕孤。
吾党子仪驰赤驹,口赍公惠人人嘘。
日走百里嫌昳晡,不饮不食颜色癯。
去时万树如束枯,回首绿暗红紫疏。
寄诗百言举其粗,我愧安饱心如苴。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盐民因海啸受灾的惨状。诗人黄庶通过"盐民没利家海隅",展现了海边居民因盐业收入减少而生活困苦,田地荒芜的景象。"天意似遣阳侯驱"暗指自然灾害,海水狂涌如同阳侯神驱使,将盐田淹没,百姓无处逃生,连老幼都陷入绝望,只能以捕鱼为生。
"耕夫蚕妇来踌躇"写出了农民和妇女面对灾难的无奈与犹豫,即使价值百金的工具在眼前,也无力购买。"我公偃息哀其愚"则赞扬了丞相李子仪的仁慈,他关心灾民,提供援助,"驰赤驹"形容其急切救援的情景。"口赍公惠人人嘘"描述了人们对于公恩的感激和欢呼。
诗人自己也积极参与救援,尽管"日走百里嫌昳晡",甚至"不饮不食颜色癯",却仍不顾疲惫。他感慨离去时满目疮痍,与来时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愧疚,觉得自己虽然饱食无忧,但未能尽全力帮助灾民,内心充满自责。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反映了社会现实,又表达了对公正与人道的追求,以及对施恩者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