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繁华伤老眼,竹林清唱阮贤酬
出处:《叠前韵兼呈季丞小眉》
清 · 罗秀惠
斐亭钟歇海东头,踵事犹堪写旅愁。
罄竹书成胸溢恨,树萱谁信背忘忧。
八叉漫击狂吟钵,一剑安求尚刻舟。
平视繁华伤老眼,竹林清唱阮贤酬。
罄竹书成胸溢恨,树萱谁信背忘忧。
八叉漫击狂吟钵,一剑安求尚刻舟。
平视繁华伤老眼,竹林清唱阮贤酬。
鉴赏
此诗《叠前韵兼呈季丞小眉》由清代诗人罗秀惠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与感慨。
首句“斐亭钟歇海东头”,以“斐亭”为背景,钟声已停,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踵事犹堪写旅愁”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旅人,以及他内心的愁苦。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将旅途中的种种愁绪倾诉出来,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罄竹书成胸溢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将心中的怨恨化为文字,如同将竹子磨尽一般,充分展现了情感的强烈与丰富。而“树萱谁信背忘忧”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以萱草(忘忧草)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忘却忧愁之人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无法摆脱忧愁的无奈。
“八叉漫击狂吟钵”一句,运用了“八叉”这一典故,形容诗人才思敏捷,但“漫击狂吟钵”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狂放与不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接下来,“一剑安求尚刻舟”一句,以剑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现状的渴望,但又意识到这可能只是徒劳无功,充满了矛盾与无奈。
最后,“平视繁华伤老眼,竹林清唱阮贤酬”两句,诗人以平和的心态审视世间的繁华,却因岁月的流逝而感到伤感。同时,通过引用阮籍的典故,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解脱与安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