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携去寻衲子,通红更拨骐驎儿
出处:《坰请作枣饮诗》
宋 · 吴则礼
阿坰自说枣饮法,请我试吟枣饮诗。
手提北湖折脚鼎,北湖见之已解颐。
罂粟作腐杏成酪,来问白苏侬饱知。
他时携去寻衲子,通红更拨骐驎儿。
手提北湖折脚鼎,北湖见之已解颐。
罂粟作腐杏成酪,来问白苏侬饱知。
他时携去寻衲子,通红更拨骐驎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阿坰:一个人的名字或地名。枣饮法:制作枣子饮料的方法。
试吟:试着写诗。
北湖:一个湖泊的名字。
折脚鼎:形状奇特的锅。
解颐:引起欢笑,使人愉快。
罂粟:一种植物,用于提取鸦片。
杏成酪:类似杏仁的乳制品。
白苏:可能指某种香料或食材。
饱知:熟知。
衲子:和尚或修道者。
通红:非常红艳。
骐驎儿:孩子们的昵称,也可能指好喝的枣饮。
翻译
阿坰告诉我枣饮的做法,邀我尝试写一首关于枣饮的诗。我手持着从北湖得到的弯曲脚的锅,看到它就忍不住笑了。
用罂粟酿出的酒像腐烂的杏仁奶,来询问我是否知道白苏的滋味。
将来我会带着它去找和尚,还会给孩子们尝尝那通红的美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亲昵和谐的生活情景,诗人被朋友阿坰邀请尝试新制成的枣饮,并且写下了相关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枣饮制作过程的细腻描述,如“罂粟作腐杏成酪”等,用词丰富,意象鲜明,展现出一种生活的从容和对美好事物的享受。
"手提北湖折脚鼎,北湖见之已解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这份美酒的共同赏识。北湖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也许是两人常会面的地方,这里的“折脚鼎”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容器,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气息。
"来问白苏侬饱知。" 这句中,“白苏侬”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而“饱知”则表达了对美酒的满足和了解,这里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
"他时携去寻衲子,通红更拨骐驎儿。"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携去寻衲子”可能是在说找人修补衣物,而“通红更拨骐驎儿”则是对这种生活细节的一种形容,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小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美酒以及生活本身的热爱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