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世人欲识圆明事,盍问名庵隐几翁全文

世人欲识圆明事,盍问名庵隐几翁

出处:《题所居圆明庵
宋 · 刘挚
茅剪幽庐小圃东,葛巾藜杖称高风。
守方固恐形为累,内照应知色即空。
出入有虚还有实,辉光无外亦无中。
世人欲识圆明事,盍问名庵隐几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圆明庵中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道家哲学的韵味。首句“茅剪幽庐小圃东”,以简朴的茅屋和小园子勾勒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接着,“葛巾藜杖称高风”一句,通过穿戴朴素的葛巾和藜杖,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高洁情操。

“守方固恐形为累,内照应知色即空”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他警惕地守护着自己的原则,避免被外在的形式所束缚;同时,通过内心的洞察,认识到一切外在的色彩和形式都是空幻的,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思想。

“出入有虚还有实,辉光无外亦无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理解,认为事物的存在与消失并非绝对,而是相互转化的,如同日月的升落,既有虚无也有实在。同时,这种变化不局限于外部世界,也存在于内心深处,体现了内外合一、虚实相生的哲学观。

最后,“世人欲识圆明事,盍问名庵隐几翁”一句,以提问的方式引出,鼓励人们去向这位隐居的高人寻求关于宇宙真理和人生智慧的答案,暗示了诗人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深谙世事、洞悉宇宙奥秘的智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宇宙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