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化无偏党,尧年欠耄期
出处:《太宗皇帝挽歌 其二》
宋 · 王禹称
舜化无偏党,尧年欠耄期。
世间人自哭,天上事难知。
终让东封礼,遂成南狩悲。
金銮旧学士,头白涕涟洏。
世间人自哭,天上事难知。
终让东封礼,遂成南狩悲。
金銮旧学士,头白涕涟洏。
注释
舜:指舜帝,古代贤君。化:教化,影响。
偏党:偏向,不公正。
尧:古代贤君尧。
年:年龄。
欠:不足,未到。
耄期:古时指八九十岁的高龄。
世间:人间,世俗世界。
哭:哭泣,哀悼。
天上:天庭,比喻神秘莫测的事物。
事:事情。
难知:难以理解,难以预料。
终让:最终让出。
东封: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的礼仪,象征天下太平。
礼:礼仪,仪式。
遂:于是,导致。
南狩:南方狩猎,可能暗指舜南巡之事。
悲:悲伤。
金銮:宫殿名,代指朝廷。
旧学士:昔日的朝廷官员。
头白:头发花白,形容年老。
涕涟洏:涕泪涟涟,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舜公正无私,没有偏向任何一方,尧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未到老迈的地步。人间的哀泣自不必言,天上的事情却难以揣测。
最终还是让出了东方封禅的礼仪,却因此引发了南方狩猎的悲伤。
那些曾经在金銮殿上学习的官员,如今白发苍苍,涕泪纵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太宗皇帝挽歌(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慨。
首句“舜化无偏党”表达了古圣王舜的治国理念,即公正无私,推行德政,使得国家和谐统一,不分朋党。紧接着,“尧年欠耄期”则描绘了尧帝治世之美好,但时间流逝,一去不复返,带有一种时光易逝、历史难以追回的哀伤。
“世间人自哭,天上事难知”表达了人们面对命运和天意时的无奈与困惑。世俗的人们在面对无法预测和掌控的事务时,只能感叹而泣,而天上的事情又难以洞察。
“终让东封礼,遂成南狩悲”则是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比如帝王的封禅大典,最终往往带来的是战乱与哀伤。这里的“东封礼”可能指代某种形式的祭祀或封土之礼,而“遂成南狩悲”则是说这些原本庄重的仪式最终转变成了战争和痛苦。
最后,“金銮旧学士,头白涕涟洏”表现了诗人对往昔学者、政客的同情。金銮指的是官帽上的金饰,旧学士则是指曾经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的人物,如今他们年迈头白,回忆往事,不禁潸然泪下。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王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轮回、盛衰更替以及个人命运与天意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往昔英雄、学者晚年的哀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