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蝉户外鸣,导我访灵瀑
出处:《游佛峪龙洞偕石励斋张采南孝廉》
清 · 王以敏
天风吹石梁,金碧炫岩腹。
万花两空际,宝相一何肃。
山僧出迎客,野饷杂溪蔌。
散发对屏帐,开襟到童仆。
一蝉户外鸣,导我访灵瀑。
香乳漱云石,阴籁荡琴筑。
佳哉草木气,照水同一馥。
閒持酒巾浣,静观游倏逐。
何处烟寺钟,凉蟾挂疏木。
万花两空际,宝相一何肃。
山僧出迎客,野饷杂溪蔌。
散发对屏帐,开襟到童仆。
一蝉户外鸣,导我访灵瀑。
香乳漱云石,阴籁荡琴筑。
佳哉草木气,照水同一馥。
閒持酒巾浣,静观游倏逐。
何处烟寺钟,凉蟾挂疏木。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以敏的诗《游佛峪龙洞偕石励斋张采南孝廉(其一)》描绘了一次游历佛峪龙洞的清新自然之行。首句“天风吹石梁”展现了洞口处的壮丽景象,仿佛被天风轻轻吹拂,暗示着神秘与深邃。接下来的“金碧炫岩腹”则描绘了洞内岩石的斑斓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
“万花两空际,宝相一何肃”运用比喻,将洞内的石笋或钟乳石比作盛开的花朵,而整体的庄严气象如同宝相,显得神圣而肃穆。山僧的迎接和野餐的简朴,增添了人情味,诗人敞开心扉,融入自然之中。
“一蝉户外鸣,导我访灵瀑”通过蝉鸣引导诗人探寻洞中的瀑布,增添了动态感。之后的“香乳漱云石,阴籁荡琴筑”形容泉水如香乳般甘甜,洞中回荡的水声如琴音,营造出宁静而美妙的氛围。
“佳哉草木气,照水同一馥”赞美了洞内外草木的气息,清新宜人,连水都带着同样的芬芳。诗人闲适地拿着酒巾,静静欣赏游动的光影,享受这份宁静。
最后两句“何处烟寺钟,凉蟾挂疏木”以远处寺庙的钟声和明亮的月亮相映,为这趟旅程画上悠远而清凉的尾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