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就增亭阁跨空阔,径从人境超尘凡全文

就增亭阁跨空阔,径从人境超尘凡

出处:《霁虹亭
宋 · 刘才邵
江流滚滚青于蓝,山如阵马方䟃?。
景趣虽从开辟有,登览正赖人谋参。
济川亭古伤险狭,石岸缺落呈嵚嵌。
可怜眼界方冗杂,风月为之久不堪。
使君才高蕴机鉴,妙思能发神所缄。
异时一见已经意,施设先后难相搀。
政成将去觐丹阙,一新栋宇何耽耽。
就增亭阁跨空阔,径从人境超尘凡
波光挟日动飞栱,檐影窥江凌过帆。
栏危更觉明月近,浪涌正值秋风酣。
螺峰晚霭助遥碧,鹭渚归翼穿晴岚。
东望青原森欲动,祖意岂复劳穷探。
夜深定有水仙集,霓裳练帨垂毵毵。
云烟态度日夕异,词客赋咏劳彫劖。
公归指日登华要,雍容鸣玉横犀篸。
湖山高会驻清赏,尚应回首江之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霁虹亭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首先,诗人以“江流滚滚青于蓝,山如阵马方䟃”开篇,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江水的碧绿与山峦的雄伟,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接着,“景趣虽从开辟有,登览正赖人谋参”两句,表达了自然美景与人类智慧相结合的意境,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欣赏自然美景中的作用。

随后,诗人通过“济川亭古伤险狭,石岸缺落呈嵚嵌”描绘了亭子周围的环境,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自然的险峻之美。接下来,“可怜眼界方冗杂,风月为之久不堪”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慨,尽管眼下的景象繁杂,但风月之美却难以持久。

“使君才高蕴机鉴,妙思能发神所缄”赞美了使君(即地方官员)的才华和洞察力,以及他能激发内心深处的灵感。接下来,“异时一见已经意,施设先后难相搀”表达了使君对霁虹亭的预见性和规划能力。

“政成将去觐丹阙,一新栋宇何耽耽”描述了使君即将离开,但霁虹亭的建设已经完成,显示出其高效与决心。接下来,“就增亭阁跨空阔,径从人境超尘凡”赞美了霁虹亭的建筑风格,既跨越了广阔的空间,又超越了世俗的尘埃。

“波光挟日动飞栱,檐影窥江凌过帆”描绘了亭阁在阳光下波光粼粼,飞栱随波摇曳,檐影映照江面,帆船穿梭其间的情景,充满了动态美。接下来,“栏危更觉明月近,浪涌正值秋风酣”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明月似乎更加亲近,秋风中波浪翻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螺峰晚霭助遥碧,鹭渚归翼穿晴岚”则通过螺峰的晚霞和鹭鸟归巢的画面,展现了霁虹亭周边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东望青原森欲动,祖意岂复劳穷探”表达了对远处景色的向往,暗示了对禅宗智慧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霁虹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诗人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