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
出处:《杭城风雨中简子昂》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
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
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
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
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
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
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末至元初时期杭州(钱塘)的风雨景象,以及诗人戴表元在这样的天气中对友人子昂的思念之情。首句“五月钱塘风雨秋”以季节和天气起笔,点明时令为秋季,钱塘江边风雨交加,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怀人频倚面山楼”表达了诗人对子昂的深深怀念,他常常独自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心中满是思念。接下来两句“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通过比喻手法,将雨后的景色描绘得如梦如幻,云雾散去后,远处的树木仿佛化作一片大海,而江水的声音低沉地融入了小沟,增添了画面的深远感。
“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两句,诗人借酒浇愁,即使喝掉一斗酒也只为排解心中的孤寂,即使付出千金也不愿购买抵御寒冷的皮衣,足见其内心的落寞与无奈。最后,“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表达了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寂寞之中,没有深奥的学问可以寄托,只能眼睁睁看着门外车水马龙,人事如流,更显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时的孤独与怀人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