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暗空杂春雪,闭门十日红炉绝
出处:《春夜寒》
元末明初 · 郭钰
春雨暗空杂春雪,闭门十日红炉绝。
寒压破衾夜悽恻,鼓角声酣千转侧。
苦竹萧萧茅屋欹,悬崖磔磔啼猿切。
苍桧拂风不自支,碧桃醉晓何由得。
吞声强起添牛衣,接迹不如投蚁穴。
立登霄汉奋长策,死填沟壑抱奇节。
奈何贫病相驱迫,少壮几时头欲白。
更阑山鬼瞰孤灯,火攻水战骨如折。
邻曲寻常疏往还,妻孥劬瘁忘梳栉。
谬算平生坐不耕,时危况复山河窄。
汗马白丁树功勋,儒冠俯仰无颜色。
读书忍作公孙谀,种菊愿依陶令宅。
志士百年慎语默,谁云出处轻如叶。
每想淮阴酬汉恩,但欲功名垂竹帛。
国士从来不易知,解衣推食宁为德。
悠悠今古谁知心,慷慨高歌唾壶缺。
君不见冻雀纥干栖一枝,彩凤昆丘翻六翮。
寒压破衾夜悽恻,鼓角声酣千转侧。
苦竹萧萧茅屋欹,悬崖磔磔啼猿切。
苍桧拂风不自支,碧桃醉晓何由得。
吞声强起添牛衣,接迹不如投蚁穴。
立登霄汉奋长策,死填沟壑抱奇节。
奈何贫病相驱迫,少壮几时头欲白。
更阑山鬼瞰孤灯,火攻水战骨如折。
邻曲寻常疏往还,妻孥劬瘁忘梳栉。
谬算平生坐不耕,时危况复山河窄。
汗马白丁树功勋,儒冠俯仰无颜色。
读书忍作公孙谀,种菊愿依陶令宅。
志士百年慎语默,谁云出处轻如叶。
每想淮阴酬汉恩,但欲功名垂竹帛。
国士从来不易知,解衣推食宁为德。
悠悠今古谁知心,慷慨高歌唾壶缺。
君不见冻雀纥干栖一枝,彩凤昆丘翻六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降雪,诗人闭门独处,室内只有红炉取暖,然而连日的寒冷使得生活困苦。夜晚寒气侵袭,破旧的被褥难以抵挡,鼓角声在远处回荡,显得格外凄凉。诗人寓居简陋茅屋,周围环境萧瑟,猿猴哀鸣,连苍劲的桧树也难以抵挡寒风。他强打精神,想起自己贫困病弱,感叹时光匆匆,壮志未酬。
诗人感慨自己因贫穷和疾病而被迫困顿,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只能在牛衣中挣扎,甚至羡慕蚂蚁的简单生活。他渴望能施展抱负,即使面临生死抉择,也坚守着高尚的节操。然而现实艰难,家人劳累,邻里疏远,诗人深感世事艰辛。
他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虽然曾误以为耕读无用,但在国家危难之际,又感到愧对国家和功名。他不愿像公孙述那样阿谀奉承,而是希望能像陶渊明那样过上田园生活。他明白志士的沉默与行动都需谨慎,出仕并非易事,但心中始终怀有报效国家的愿望。
最后,诗人以冻雀与彩凤的对比,表达出内心的无奈与不甘,以及对自由翱翔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