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
出处:《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唐 · 白居易
前年九日馀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
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
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
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穟香。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
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
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
胡琴铮鏦指拨剌,吴娃美丽眉眼长。
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
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
觥盏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
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
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
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
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
盛时傥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
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
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
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
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
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
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穟香。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
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
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
胡琴铮鏦指拨剌,吴娃美丽眉眼长。
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
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
觥盏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
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
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
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
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
盛时傥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
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
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
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
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注释
前年:指过去的两年之前。馀杭郡: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现在的浙江杭州一带。
东洛:唐代洛阳的别称。
吴乡:指江苏苏州一带,古称吴地。
蓬鬓:形容头发蓬乱,这里指两鬓斑白。
一日日:一天天地。
添老病:增加年老带来的疾病。
未摇落:没有落叶,形容秋天的江南依然繁茂。
榜舟:指乘坐船只。
鞭马:驾驭马匹。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在重阳节佩戴可以避邪。
七堰八门:泛指众多的水利设施和城门。
棹鳞次:形容船只排列整齐,如鱼鳞般密集。
棨戟:古代的一种仪仗,这里指官府的威严。
五旬:五十岁。
七十为期:古人认为七十岁的寿命是正常的期望值。
翻译
前年的九月在余杭郡,我召集宾客在虚白堂设宴。去年九月我到了东洛,今年九月又来到了吴乡。
两鬓在短时间内都变得斑白,三次重阳节都见到了黄色的菊花。
一天天地意识到自己年老体衰,一年年更加珍惜重阳佳节。
江南的九月还未落叶,柳树青绿,蒲草碧绿,稻谷熟透香气弥漫。
姑苏的亭台楼榭倚靠在苍茫的云雾中,太湖山水映着清亮的光芒。
美好的假期,天气晴朗,公署内安静,景色宜人。
乘船驱马迎接宾客,清扫楼阁铺排酒宴。
胡琴声音铿锵,手指拨动,吴地的女子美丽,眼神悠长。
一曲笙歌仿佛思绪凝固,佩戴的金钿在拜礼中闪烁光芒。
太阳即将落下,准备了灯火,风渐渐大起来,增加了酒浆。
酒杯在荷叶上翻转,舞女的发饰在茱萸花间摇曳。
微醺时凭栏四望,七个堰门,八个城门,六十个坊巷。
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寺庙间错落而出,桥梁相望。
水路如脉络般延伸,船只排列有序,城乡如棋盘般分布。
人烟树色无缝隙,一片青翠茫茫。
自问有何才能和政绩,却能居于高大的厅堂之中。
如今持有铜鱼符,象征着治理水乡的职责,我是古代吴国的都督。
边境无战事,郡内安宁,门前有棨戟,腰间佩有官印。
盛世来临,我感到惭愧,壮年时光匆匆过去,不禁感慨伤怀。
任职之人酒醒后回去或许不可,但使君醉倒又何妨呢?
请你放下酒杯听我说,这些话真实而不狂妄。
过了五十岁不算早逝,七十岁是正常的寿命期限。
要知道喝菊花酒登高聚会,这样的机会今后不多了,可能只有二十次左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重阳节的宴会场景,诗人通过对比前年、去年和今年在不同地方度过的重阳节,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如两岸蓬鬓同时变白、三处菊花同色黄,以及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穟香等,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画意。
在宴会的情境中,诗人提到胡琴的铮鏦声响,一曲笙歌思绪缠绵,金钿再拜光低昂,营造出一种欢愉而不失优雅的氛围。同时,诗人也不忘表达自己的感慨,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这里流露出一丝自嘲和对政治地位的反思。
最后,诗人以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来强调自己不愿沉溺于宴会之中,而是希望有所作为。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则是表达一种平和而又警觉的生活状态。盛时傥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是诗人对青春易逝、机遇难得的深切体会。
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是诗人的诚恳呼吁,他希望能够珍惜时光,不要让美好时刻轻易流逝。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从此多无二十场,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规划,以及对重阳节这类聚会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个人感慨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情怀与才华,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