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谤去城市,寻幽适林泉
出处:《次王和夫避世入都》
元末明初 · 舒頔
生平性放旷,处世常澹然。
但恐学未至,读书究其玄。
时经丧乱际,向慕心益坚。
仰睇高飞鸿,翱翔入云烟。
云何杂燕雀,下与鸡鹜连。
避谤去城市,寻幽适林泉。
枕流夜雨歇,坐石春风颠。
徒抱心耿耿,复忧腹便便。
王君我畏友,时寄五色鲜。
神鬼泣老笔,风雪走长篇。
文章古所贵,道义今谁传。
将谓礼乐盛,遽罹干戈年。
六经既扫地,一物安得全。
籍甚右军裔,荣让诸郎先。
依山更带水,问舍仍求田。
花下鹿濯濯,云间鹤翩翩。
情怀渺何许,风月浑无边。
尊酒何时会,醉赓云锦笺。
但恐学未至,读书究其玄。
时经丧乱际,向慕心益坚。
仰睇高飞鸿,翱翔入云烟。
云何杂燕雀,下与鸡鹜连。
避谤去城市,寻幽适林泉。
枕流夜雨歇,坐石春风颠。
徒抱心耿耿,复忧腹便便。
王君我畏友,时寄五色鲜。
神鬼泣老笔,风雪走长篇。
文章古所贵,道义今谁传。
将谓礼乐盛,遽罹干戈年。
六经既扫地,一物安得全。
籍甚右军裔,荣让诸郎先。
依山更带水,问舍仍求田。
花下鹿濯濯,云间鹤翩翩。
情怀渺何许,风月浑无边。
尊酒何时会,醉赓云锦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舒頔的个性与生活态度,他生性豪放不羁,淡泊名利。他对学问有着深入探究的精神,尤其在社会动荡时期,他的志向更加坚定。他羡慕高飞的鸿雁,远离尘世纷扰,选择隐居山林,享受宁静的生活。然而,他也感叹世事变迁,礼乐衰微,战争频仍,经典文化遭受冲击。
诗中提到的朋友王君时常寄来佳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尽管生活简朴,内心却充满热情。诗人自比为王羲之的后裔,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追求。他的居所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生活节奏与自然和谐。他在花丛中见到鹿,天空中欣赏鹤的自由,心境开阔,风月无边。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与朋友共饮畅谈的美好期待,希望能以诗篇回应这份友情。整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道义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