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格由来倦小池,惊飞却下碧江涯
出处:《失鹭鸶》
唐 · 郑谷
野格由来倦小池,惊飞却下碧江涯。
月昏风急何处宿,秋岸萧萧黄苇枝。
月昏风急何处宿,秋岸萧萧黄苇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野格:形容鸟儿的野性习性。小池:小型水塘。
惊飞:受惊而飞起。
碧江涯:青色的江边。
月昏:月光昏暗。
风急:风力强劲。
何处宿:何处栖息。
秋岸:秋季的河岸。
萧萧: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黄苇枝:黄色的芦苇。
翻译
野性的鸟儿向来厌倦了小池塘,突然惊飞后落在青色江边的芦苇丛中。月色昏暗,风势猛烈,它该在哪里找个栖息之处?秋天岸边,只有萧瑟的黄苇摇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孤独漂泊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野格由来倦小池" 一句,以 "野格" 代指失落的鹭鸶,表达它对归宿的渴望和疲惫的情状。"惊飞却下碧江涯" 则形象地描绘了鹭鸶因惊吓而仓促降落于江边的场景,通过 "惊飞" 二字传递出一种仓皇失措之感。
接下来,"月昏风急何处宿" 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天气的突变,以及鹭鸶对于夜宿之地的迷茫与不安。"秋岸萧萧黄苇枝" 则描绘了一幅秋季江岸的萧瑟景象,黄色的苇枝在秋风中摇曳,增添了诗中的寂寞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生命漂泊无定的哀愁,以及对归宿温暖的渴望。诗人以此抒发个人情感,与大自然的情景相互映衬,展现了深厚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