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何人最断肠,天涯怨别吹《杨柳》
出处:《闻笛歌送人之塞上》
明 · 王恭
横笛对离亭,扁舟越江口。
月下何人最断肠,天涯怨别吹《杨柳》。
《杨柳》繁音愁复愁,梧桐萧瑟江枫秋。
长林半夜叶皆脱,积水三江云不流。
长夜漫漫听未了,变羽回宫犹袅袅。
越海天边鸟不飞,闽关月暗猿声小。
须臾一曲更凄清,零落梅花满楚城。
楚城迢迢接沙碛,边客闻之泪俱滴。
黄埃积雪暗长关,绝域穷荒草根白。
此夜愁心独对君,明朝怅别又离群。
单于城上吹羌管,知尔相思不忍闻。
月下何人最断肠,天涯怨别吹《杨柳》。
《杨柳》繁音愁复愁,梧桐萧瑟江枫秋。
长林半夜叶皆脱,积水三江云不流。
长夜漫漫听未了,变羽回宫犹袅袅。
越海天边鸟不飞,闽关月暗猿声小。
须臾一曲更凄清,零落梅花满楚城。
楚城迢迢接沙碛,边客闻之泪俱滴。
黄埃积雪暗长关,绝域穷荒草根白。
此夜愁心独对君,明朝怅别又离群。
单于城上吹羌管,知尔相思不忍闻。
拼音版原文
《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闻笛歌送人之塞上》描绘了一幅深情而苍凉的离别场景。诗人以横笛声起,将读者带入离亭边,扁舟渡口的月夜,营造出浓厚的离别氛围。"月下何人最断肠"一句,点明了笛声中蕴含的离别之痛,"天涯怨别吹《杨柳》"则借《杨柳》曲调表达无尽的哀愁。
接下来,诗人通过"《杨柳》繁音愁复愁"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梧桐萧瑟江枫秋",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长林半夜叶皆脱,积水三江云不流",运用夸张手法,写出深秋夜晚的寂静与凝重。
笛声在长夜中回荡,"变羽回宫犹袅袅",虽已至深夜,但离情未尽。"越海天边鸟不飞,闽关月暗猿声小",描绘出塞外的辽阔与荒凉,进一步强化了送别的悲凉。
最后,诗人感叹"此夜愁心独对君,明朝怅别又离群",预示着明日的分别更加令人伤感。"单于城上吹羌管",以远方的笛声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知尔相思不忍闻"则揭示了听者的心境,不愿再听这引发愁绪的笛声。
整首诗以笛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与远方的荒凉,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