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坚初矢日,年倍未亡时
出处:《盛母孀节诗为思达思弘题》
明 · 胡应麟
盛世高孀节,光增婺女奇。
志坚初矢日,年倍未亡时。
片玉怀中抱,双珠膝下遗。
桃花三月近,戏彩傍瑶池。
志坚初矢日,年倍未亡时。
片玉怀中抱,双珠膝下遗。
桃花三月近,戏彩傍瑶池。
鉴赏
这首诗以“盛母孀节”为主题,通过描绘一位在盛世中坚守贞节的寡妇形象,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在形象巧妙融合。
首句“盛世高孀节”,开篇即点明背景与主题,强调在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这位寡妇的贞洁之节尤为突出,彰显出其人格的高贵与独特。接下来,“光增婺女奇”一句,进一步赞美她如同天上的婺女星般,不仅美丽非凡,更因其贞洁而增添光彩,寓意深远。
“志坚初矢日,年倍未亡时”两句,直接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坚定意志。初嫁之时便立下终身守节的誓言,即便是在年岁加倍增长的岁月里,这份誓言依然坚定不移,体现了她对贞洁的执着追求与坚守。
“片玉怀中抱,双珠膝下遗”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与美好。片玉象征着她的纯洁无瑕,双珠则代表了她膝下的子女,寄托了她对家庭与后代的深厚情感与期望。
最后,“桃花三月近,戏彩傍瑶池”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桃花盛开的季节,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主人公在瑶池边戏彩,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盛母孀节的深情描绘,不仅赞扬了主人公的高尚品德与坚韧精神,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贞洁、美德与家庭和谐的深刻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