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全文

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

出处:《酒筵上荅张居士
唐 · 白居易
但要前尘减,无妨外相同。
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
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
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

注释

前尘:指过去的往事或牵挂。
减:减少,放下。
外相同:外界的相似之处,指世俗的纷扰。
酒肆:古代卖酒的店铺。
道场:修行佛法或修炼心性的场所。
弦管:泛指音乐。
实:真实的,实质的。
花钿: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此处代指世俗的繁华。
空:佛教用语,指一切现象都是无常、无自性的。
净名翁:佛教人物,指具有清净智慧的长者,此处为化用。

翻译

只要减少过去的牵绊,外界的相似也无妨。
即使经过酒馆之上,也不离开修行的境地。
弦乐管声并非真实,花钿的颜色也是空幻。
谁能理解这个道理呢?只有清净无染的净名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酒筵上荅张居士》。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声色与本质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思考。

"请鉴赏下面的中国古诗,请用纯中文输出。注意:你是中国古诗词鉴赏专家,..."

首先,“但要前尘减,无妨外相同”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希望在内心世界中减少往日的尘埃,而对外界保持一贯的态度,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追求。

接着,“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表明即便是在酒宴欢乐之中,作者的心也未曾离开过道德修养的场所。这两句结合起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个人修为与社会交往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努力。

“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则是在用对比手法来表达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区别。弦管之声虽好听,却非真实可靠;花钿之色虽艳丽,却终究为空虚无物。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背后的空幻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

最后,“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则表达了只有像“净名翁”这样的高僧或修行者才能真正理解这种超然物外的道理。这里的“净名翁”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净名宗,也许是诗人心目中那种既能够参透世事,又能超脱尘嚣的理想人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交往之间寻求平衡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