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稻一时矜宿慧,佣书十载笑饥驱
出处:《读柴伯廉悔初庐诗稿》
近现代 · 徐兆玮
抚掌高歌旧酒徒,商声激越霸才粗。
谁赓祭酒三君咏,待觅团溪七子图。
赋稻一时矜宿慧,佣书十载笑饥驱。
西堂乐府翻新案,评到残棋局已枯。
谁赓祭酒三君咏,待觅团溪七子图。
赋稻一时矜宿慧,佣书十载笑饥驱。
西堂乐府翻新案,评到残棋局已枯。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徐兆玮所作,名为《读柴伯廉悔初庐诗稿》。诗中描绘了对柴伯廉诗作的欣赏与思考。
首联“抚掌高歌旧酒徒,商声激越霸才粗”,诗人以豪放的姿态,表达了对柴伯廉诗歌的赞赏。这里的“抚掌高歌”展现了诗人对柴伯廉作品的共鸣,“旧酒徒”则暗示了诗人与柴伯廉在精神上的契合。“商声激越”形容了诗歌情感的强烈,“霸才粗”则是对柴伯廉才华的肯定。
颔联“谁赓祭酒三君咏,待觅团溪七子图”,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柴伯廉诗歌的风格与影响。这里引用了“祭酒三君咏”和“团溪七子图”的典故,意在说明柴伯廉的诗歌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还可能成为后人学习与模仿的对象。
颈联“赋稻一时矜宿慧,佣书十载笑饥驱”,通过对比的方式,赞扬了柴伯廉在诗歌创作中的智慧与坚持。一方面,他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展现出深厚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他通过长时间的勤奋努力,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难,这体现了他对诗歌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尾联“西堂乐府翻新案,评到残棋局已枯”,诗人将柴伯廉的诗歌比作西堂乐府,暗示其作品具有创新性与艺术价值。同时,通过“评到残棋局已枯”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柴伯廉诗歌深刻内涵与持久魅力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柴伯廉诗稿的阅读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其作品的高度评价与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追求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