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媪为之愁,兼恐河源缩
出处:《观钱塘江潮时教化平章大宴江上》
元末明初 · 王逢
苍苍吴越山,对峙束江腹。
江开白银瓮,一浪天四蹴。
金晶王高秋,风露气转肃。
常年骇壮观,委巷雷击毂。
今年官增威,旌麾被川陆。
罗衣绣龙凤,玉带缘蚕粟。
牙床锦屏帷,蛮毯随步蹙。
温温香卷阵,婉婉眉斗绿。
微闻伊梁音,渌酒光动縠。
鲜醲片晌尽,望姓空侧目。
惧成庾郎哀,窃效杜陵哭。
冥顽鳞鱼汇,屡覆舟万斛。
枭雄扈将军,竟作机上肉。
大浸交烽火,血胔腥草木。
地媪为之愁,兼恐河源缩。
熟闻灵胥庙,岁祭莫敢黩。
三叫三酹觞,愿与赤水族。
钱王射强弩,至今有遗镞。
何当起英魂,少助八州督。
中原日无事,海㝢蒙景福。
尚虞多戕残,洒泪逃亡屋。
江开白银瓮,一浪天四蹴。
金晶王高秋,风露气转肃。
常年骇壮观,委巷雷击毂。
今年官增威,旌麾被川陆。
罗衣绣龙凤,玉带缘蚕粟。
牙床锦屏帷,蛮毯随步蹙。
温温香卷阵,婉婉眉斗绿。
微闻伊梁音,渌酒光动縠。
鲜醲片晌尽,望姓空侧目。
惧成庾郎哀,窃效杜陵哭。
冥顽鳞鱼汇,屡覆舟万斛。
枭雄扈将军,竟作机上肉。
大浸交烽火,血胔腥草木。
地媪为之愁,兼恐河源缩。
熟闻灵胥庙,岁祭莫敢黩。
三叫三酹觞,愿与赤水族。
钱王射强弩,至今有遗镞。
何当起英魂,少助八州督。
中原日无事,海㝢蒙景福。
尚虞多戕残,洒泪逃亡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逢在元末明初观览钱塘江潮时,正值当地官员大宴江上的盛况。诗中通过描绘吴越山的雄浑,江面如白银瓮的壮丽,以及秋风露气带来的肃穆氛围,展现出钱塘江潮的宏伟壮观。同时,诗人也提及了今年官府增添了威仪,宴会上华服锦绣,装饰繁复,香烟缭绕,气氛热烈。
然而,诗中也寓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诗人感叹英雄人物如扈将军般的枭雄,最终命运悲惨,如同机上之肉,钱塘江潮的灾难与战火并存,生灵涂炭。诗人祈愿钱王的英魂能助八州督,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然而,他仍然担忧战乱可能再次发生,表达了对人民遭受苦难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以钱塘江潮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沉思,既有壮丽景色的描绘,又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反思,展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