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门故常关,孔客复满座
风帆辍湘游,云屋返黟卧。
天暑室人瘦,地荒园叟惰。
长男近弄瓦,累重讵足贺。
次男久投笔,学废不堪课。
阿高兄子之,性刚未少剉。
阿明垂四龄,语迟无可奈。
一事独慰意,添竹踰百个。
碧玉韵凉飔,我倡此君和。
邻友各有携,野僧亦见过。
陶门故常关,孔客复满座。
微言订近役,何苦触尘堁。
筋骸已衰老,踪迹尚奔播。
八字马交驰,一生蚁旋磨。
晚节休官心,悼猛就新愞。
岂其尚有求,未甘忍寒饿。
神魂倘可收,焉俟赋招些。
注释
柳萌:柳树发芽。征鞍:出行的马鞍。
杏熟:杏子成熟。
卸归驮:卸下归途的驮载。
翻译
柳树萌芽时整理好马鞍,杏子熟了卸下归来的驮物。风帆停止湘江的游历,云屋主人返回黟县静卧。
天气炎热使家中人消瘦,土地荒芜让老园丁懒散。
大儿子快有女儿了,多重的负担怎值得庆祝。
二儿子长久放下笔,学业荒废无法再教导。
侄子阿高性格刚烈,未经多少挫折。
侄女阿明四岁言语迟缓,无太多可喜之处。
唯一让我欣慰的是,竹子增多了超过百根。
碧玉般的清凉风吹过,我吟诗你应和。
邻居朋友各自带来礼物,野僧也来拜访。
陶渊明式的门常关,孔子的信徒又聚满厅堂。
微小的言语交流,何必沾染世俗尘埃。
身体已老迈,但足迹仍在奔波。
如同八字马交错奔跑,一生如蚂蚁在磨盘上旋转。
晚年辞官之心坚定,哀悼壮志被新愁淹没。
难道还有所求?我不愿忍受寒冷饥饿。
若能收回神魂,又何必期待诗文召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五月初一回到自己旧时的隐居处的情景。开篇“柳萌整征鞍,杏熟卸归驮”两句,通过柳树发芽和杏子成熟来描写季节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接着,“风帆辍湘游,云屋返黟卧”两句,则是用风帆航行和云中建筑来比喻诗人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这里的“黟”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彩色羽毛,用以形容云彩的斑斓。
“天暑室人瘦,地荒园叟惰”两句,通过对室内外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和萧瑟,以及自然界的衰败与荒芜。
接下来的几行“长男近弄瓦,累重讵足贺。次男久投笔,学废不堪课”则转向家庭生活,描绘了诗人儿子们的成长和学习情况,其中一位在玩耍,一位在努力学习,但都未能达到理想中的状态。
“阿高兄子之,性刚未少剉。阿明垂四龄,语迟无可奈”则是对两个孩子性格特点的描绘,一个性格坚毅,另一个说话困难,表现出诗人作为父亲的关切和慈爱。
“一事独慰意,添竹踰百个。碧玉韵凉飔,我倡此君和”则转向自然界,通过种植竹子来安抚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融入其中的心境。
“邻友各有携,野僧亦见过。陶门故常关,孔客复满座”几句,则是描绘诗人与邻里朋友和野外游僧的交往,以及自己书房中的学术交流,这些都是诗人隐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言订近役,何苦触尘堁。筋骸已衰老,踪迹尚奔播”则是对诗人自身状态的反思,表达了对于仕途劳累和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坚持着自己的生活追求。
“八字马交驰,一生蚁旋磨。晚节休官心,悼猛就新愞”几句,则是通过对马匹和昆虫的比喻,来表达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以及对待遇到的挫折和挑战持有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岂其尚有求,未甘忍寒饿。神魂倘可收,焉俟赋招些”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期许和渴望,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隐居中的自我安放、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