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午号朔风,儿持衣而翁
出处:《哀羊裘为孙八赋》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孙八壮年已白头,十年歌哭古扬州。
囊底黄金散已尽,笥中存一羔羊裘。
晨起雪霏霏,取裘覆儿女。
亭午号朔风,儿持衣而翁。
风声雪片夜满牖,殷勤自解护阿妇。
裘之温暖诚足珍,不得众身为一身。
吁嗟乎,长安天子非故人,羊裘冷落对邗水。
他年姓字齐严光,今日饥寒累妻子。
囊底黄金散已尽,笥中存一羔羊裘。
晨起雪霏霏,取裘覆儿女。
亭午号朔风,儿持衣而翁。
风声雪片夜满牖,殷勤自解护阿妇。
裘之温暖诚足珍,不得众身为一身。
吁嗟乎,长安天子非故人,羊裘冷落对邗水。
他年姓字齐严光,今日饥寒累妻子。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吴嘉纪所作的《哀羊裘为孙八赋》,表达了对孙八贫困生活的深深同情和感慨。诗中的孙八年轻时已经头发斑白,历经沧桑,在扬州十年间饱受困苦。他的财富早已耗尽,只剩下一件羊裘作为唯一的保暖之物。即使在寒冷的早晨,他也会尽力用它来保护家人,尤其是他的儿女。然而,即便这件羊裘再珍贵,也无法换取众人的温饱,孙八深感无奈。
诗中通过描绘风雪交加的场景,展现了孙八生活的艰辛,他不仅自己受冻,还要让家人穿上羊裘抵御严寒。尽管如此,他仍然心系妻子,表现出深深的爱意。诗人感叹,虽然孙八曾与长安的天子有过交情,但如今却只能穿着羊裘,在寂寞的邗水边忍受贫寒,连妻儿都因他的困顿而受累。
整首诗以孙八的生活状态为线索,寓言式地表达了世态炎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吴嘉纪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寒士图,让人深感同情和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