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云澹月吐春华,曳絮游丝乱春渚
春愁荏苒春风起,春草春花总相似。
残云澹月吐春华,曳絮游丝乱春渚。
春渚迢迢连春郊,春禽队队归春巢。
此时思妇上春楼,此时游子折春梢。
春梢何袅袅,春楼何杳杳。
垂杨蔽日结春丛,飞骑如云簇春晓。
万户千门春鸟啼,九衢八道春气迷。
有钱便可买春酒,无钱何须踏春堤。
春堤一带浮春水,水逝花飘春不语。
朝泻红妆春黛残,暮浣绣裙春溅驶。
春流九派长,春花百和香。
春眠春梦短,春望春思忙。
春眠春望春萧索,春草春花春冷落。
春游公子跃归鞭,春尽佳人深闭阁。
东邻少妇春思阑,行春拾得双玉环。
持环往问春闺女,春色如环可待汝。
鉴赏
这首诗《送春吟同社中诸子赋》由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离别与哀愁。诗中以“惜春”为主题,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不舍与感伤。
首句“惜春春不留,送春春自愁”,直接点明了主题,春天的美好难以挽留,送别的同时内心充满了愁绪。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春愁荏苒春风起,春草春花总相似”描绘了春风吹过,春草与春花依旧美丽,但这种相似却无法掩盖春天即将消逝的事实。
“残云澹月吐春华,曳絮游丝乱春渚”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景象,残云淡月映衬出春花的美丽,游丝在春水中飘荡,增添了几分凄美。接着,“春渚迢迢连春郊,春禽队队归春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鸟成群地归巢,春意盎然。
“此时思妇上春楼,此时游子折春梢”将视角转向人物情感,思妇登楼远眺,游子折取春枝,各自寄托着对春天的留恋与思念。接下来的几句“春梢何袅袅,春楼何杳杳”通过对比,表现了春景的柔美与思妇、游子情感的深远。
“垂杨蔽日结春丛,飞骑如云簇春晓”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垂杨遮天,春丛繁茂,晨光中马蹄声声,充满生机。而“万户千门春鸟啼,九衢八道春气迷”则展现了城市的春意,鸟鸣声声,春气弥漫,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繁华。
最后,“有钱便可买春酒,无钱何须踏春堤”体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与珍惜,无论是富是贫,都能找到享受春天的方式。“春堤一带浮春水,水逝花飘春不语”表达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春水流动,花瓣随风飘散,春天的话语似乎已不再言语。
“朝泻红妆春黛残,暮浣绣裙春溅驶”描绘了春天的流逝,早晨红妆渐褪,傍晚绣裙被春雨溅湿,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春流九派长,春花百和香”赞美了春天的广阔与丰富,九派河流悠长,百花香气四溢。“春眠春梦短,春望春思忙”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短暂梦境与忙碌思绪。“春眠春望春萧索,春草春花春冷落”则描绘了春天的萧瑟与冷落,春草稀疏,春花凋零,预示着春天的结束。
“春游公子跃归鞭,春尽佳人深闭阁”展现了春天的结束,游子归家,佳人闭门,各自面对春天的离去。“东邻少妇春思阑,行春拾得双玉环”描述了一位少妇在春天的尽头拾得玉环,寄托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怀念。“持环往问春闺女,春色如环可待汝”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即使春天已逝,心中的春天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以及人们对春天的深深眷恋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