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千尺台,虎踞谯之西
追风飙馆游,鼍鸣玉龙嘶。
夕阳催归鞭,更酌樽重携。
怀开钩钩帘,语合印印泥。
似与花神期,拈出糕字题。
壮哉千尺台,虎踞谯之西。
枰中十万家,一目城市低。
乘风巾可桥,取月箸可梯。
豪气压崆峒,双月照虹溪。
响山慨怀古,妙句吾家鸡。
邦人趁遨头,壶榼山之蹊。
最喜秋事成,千亩黄云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座上:宴席上。俊人:才俊人物。
奇掘:奇特深入。
角拔犀:话题奇特。
追风飙馆:疾风中游览。
鼍鸣:鼍鸣声。
玉龙嘶:玉龙般的嘶吼。
夕阳:傍晚。
鞭:马鞭。
更酌:再次举杯。
钩钩帘:心胸开阔。
印印泥:话语投机。
花神期:与花神约定。
糕字题:在糕点上题诗。
千尺台:千尺高台。
虎踞:雄踞。
谯之西:谯城西边。
枰中:棋盘上。
十万家:万家烟火。
城市低:城市景象。
乘风巾:衣带作桥。
取月箸:筷子作梯。
崆峒:山名。
虹溪:彩虹溪流。
响山:山中回荡。
古:古代。
吾家鸡:我家的诗句。
邦人:乡亲们。
遨头:领队。
壶榼:提壶携篮。
秋事成:秋收完成。
黄云齐:金黄一片。
翻译
宴席上多才俊人物,他们谈论的话题奇特而深入。在疾风中游览飙馆,如同鼍鸣和玉龙嘶吼。
夕阳催促着回家,再举杯畅饮,准备再次出发。
心怀开朗如钩挂的窗帘,话语投机如印泥般紧密。
仿佛与花神有约,他们在糕点上题诗作乐。
壮观的千尺高台,雄踞在谯城的西边。
棋盘般的棋局,展现出万家烟火,一眼望去尽是城市景象。
凭借风的力量,衣带可以作桥,筷子能当梯子,豪情壮志无比。
豪气盖过崆峒山,双月映照着虹溪,充满诗意。
山中回荡着怀古的感慨,我家的诗句也别具一格。
乡亲们跟随领队,提壶携篮,漫步山间。
最喜欢秋天丰收的景象,千亩稻田金黄一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席间宾客皆为俊杰之士,他们的谈吐如同奇珍异兽般令人惊叹。诗人借用“追风”、“鼍鸣”等动态词汇,展现了宴会上热烈的气氛和宾客们的高昂情绪。
“夕阳催归鞭,更酌樽重携”两句表达了宴会即将结束,但宾客们依依不舍,希望时光能够暂停,他们还想再次举杯畅饮,共同分享这美好时光。
“怀开钩钧帘,语合印印泥”则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空间氛围,以及宾客们彼此间柔和细腻的交流。
“似与花神期,拈出糕字题”中,“花神”可能是宴会上的美丽女子,或者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形象。“拈出糕字题”则显示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壮哉千尺台,虎踞谯之西”两句写出了郁孤台雄伟的建筑风貌,以及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这里的“虎踞”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台阁的威严与壮观。
“枰中十万家,一目城市低”则是从高处俯瞰,看到下方众多的民宅和整个城市的景象,体现了诗人站在郁孤台上所能见到的广阔视野。
“乘风巾可桥,取月箸可梯”两句充满想象力,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越凡尘、追求更高境界的情感和愿望。
“豪气压崆峒,双月照虹溪”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他的豪情壮志如同可以压倒群山,而“双月照虹溪”则是一种超现实的美丽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响山慨怀古,妙句吾家鸡”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切感怀,以及他对个人才能的自信。
“邦人趁遨头,壶榼山之蹊”中,“邦人”可能指代诗人的同胞,而“壶榼山之蹊”则是他们共同仰望的历史文化遗迹。
最后,“最喜秋事成,千亩黄云齐”表达了诗人对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以及对于丰饶和谐美景象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郁孤台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传承的尊崇以及个人才华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