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全文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
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
明日陪尘迎驷马,定淮斋沐看光辉。

注释

六窠:古代官印的一种,象征地位。
诸侯印:诸侯级别的官印,表示显赫地位。
郢人:指楚国郢都的人,此处代指诗人。
朱氏:古代贵族姓氏,此处比喻显赫的家族。
闽山:福建省的山脉,象征地域之美。
洛水:洛阳的河流,象征历史和文化。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象征尊贵出行。
定淮:地名,可能指特定的迎接地点。
斋沐:斋戒沐浴,表示郑重其事。
光辉:形容显赫的声望或光彩。

翻译

他仅佩戴着诸侯的官印,却渴望像天子般接受册封归来。
郢都的歌声中飘落雪花,他的荣耀如同朱氏家族的华服加身。
福建的山川秀美仿佛都倾注在他身上,而洛阳的江水似乎只为他泛起涟漪。
明天我将迎接他乘坐华丽的马车,定会在斋戒沐浴后欣赏他的辉煌风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仪式场景,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观察力,将这一幕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两句,写出了诸侯带着印信,竞相比肩,从天而降拥抱着册书回来的壮观景象,显示出一种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接着,"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两句,则转换了画面,一个是独自在雪中唱歌的人,一个是穿着厚重衣物的朱姓人物。这里的“一轴”可能指的是一人或一辆车马,而“两重”则形容衣物之厚,这两处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透露出诗人对不同人物状态的关注。

"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闽山"可能指的是福建一带的山脉,而"钟君"则有待进一步探究其意涵。"洛水波"则明显地写出了洛河水波荡漾的情景,"溅我稀"则是对这种自然之美的一种感受和体验。

最后两句"明日陪尘迎驷马,定淮斋沐看光辉"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某一天的期待与准备。这里的“驷马”四匹拉的车,显示出一种隆重的场合,而“定淮”则可能是指在淮河边的一种仪式或活动,“斋沐”意味着清洁和净化,以便于观看即将到来的光辉。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细节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场宏大而庄重的礼仪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人类活动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