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怜泼火雨,妒杀惜春人
出处:《辛酉寒食苦雨》
明 · 张萱
闰馀百五节,阴曀两三旬。
绿暗花容靥,枝垂柳眼颦。
更怜泼火雨,妒杀惜春人。
怪底愁霖者,趋炎态日新。
绿暗花容靥,枝垂柳眼颦。
更怜泼火雨,妒杀惜春人。
怪底愁霖者,趋炎态日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因雨水不断而带来的愁闷情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闰馀百五节,阴曀两三旬”点明了时间背景,闰月之后的寒食节,阴云密布,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通过“百五节”和“两三旬”的对比,突出了寒食节期间雨水的频繁与持续时间之长。
接着,“绿暗花容靥,枝垂柳眼颦”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景象赋予了人的情感色彩。绿色的树叶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浓密,仿佛是花朵的面容被雨水浸润后更加生动;垂下的柳枝则像是皱眉的女子,表现出对雨水的无奈与愁绪。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也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更怜泼火雨,妒杀惜春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对雨水的怜悯之情溢于言表,认为雨水如同嫉妒春天的人,不愿春天的美好时光消逝。这里不仅写出了雨水的频繁,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
最后,“怪底愁霖者,趋炎态日新”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雨水而愁闷之人的不解与讽刺。在诗人的视角中,这些愁霖者似乎在追求炎热的天气,暗示了他们对现状的不满与渴望改变的心态。这一句以反讽的方式,既是对愁霖者的间接批评,也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一种宣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期间雨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们情感状态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之间微妙关系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