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蜡丸再睹春王朔,铁券重颁大国封全文

蜡丸再睹春王朔,铁券重颁大国封

出处:《江城感事
清 · 钱澄之
滕王高阁迥含烽,巨堑长围定几重。
心向海天捞日月,手携风雨献蛟龙。
蜡丸再睹春王朔,铁券重颁大国封
扈跸词臣谁草诏?曾无涕泪洒兵农?

鉴赏

这首诗《江城感事(其三)》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滕王高阁迥含烽,巨堑长围定几重”描绘了滕王阁在烽火中屹立不倒的景象,以及围绕其四周的深沟大堑,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战争的残酷。这里运用了滕王阁的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颔联“心向海天捞日月,手携风雨献蛟龙”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力量的追求。日月象征光明与希望,风雨代表自然的力量,蛟龙则是神话中的神兽,这里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驾驭自然、实现宏图大志的决心。

颈联“蜡丸再睹春王朔,铁券重颁大国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蜡丸比喻秘密信件,春王朔可能是指春天的开始或新的开始,铁券是古代帝王赐予功臣的凭证,象征着权力与荣誉。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革与权力更迭的关注,以及对忠诚与荣誉的向往。

尾联“扈跸词臣谁草诏?曾无涕泪洒兵农?”提出了一个疑问:在扈从皇帝的文臣中,又有谁能够起草诏书,为士兵和平民带来福祉呢?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也是对有能力之人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的遗憾。诗人通过这一问,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当下困境的忧虑,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