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寒饶涕唾,肤痒困疮痍
出处:《重阳后秋感》
宋末元初 · 方回
盛夏关防少,深秋證候知。
脂寒饶涕唾,肤痒困疮痍。
故国山千叠,重阳菊一枝。
醉乡差可可,归路尚迟迟。
脂寒饶涕唾,肤痒困疮痍。
故国山千叠,重阳菊一枝。
醉乡差可可,归路尚迟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盛夏:炎热的夏季。关防:边防警戒。
少:减少。
深秋:秋季的深处。
證候:季节变化的迹象。
脂寒:皮肤因冷而分泌油脂。
饶:丰富。
涕唾:眼泪和唾液。
肤痒:皮肤瘙痒。
困:困扰。
疮痍:疮疤或创伤。
故国:故乡。
山千叠:山峦重叠。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
菊一枝:一枝菊花。
醉乡:沉醉的状态。
差可可:勉强可以接受。
归路:回家的路。
尚:仍然。
迟迟:缓慢,漫长。
翻译
夏天的边防渐渐松弛,深秋的气息开始显现。皮肤因寒冷而分泌过多的泪液和唾液,瘙痒难耐,疮痍丛生。
怀念故土,只见连绵千座山峦,重阳节时仅有一枝菊花点缀。
在醉乡中勉强找到一丝安慰,回家的路却还遥遥无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诗人远离家乡的凄凉情怀。开篇“盛夏关防少,深秋證候知”两句,通过对比盛夏与深秋的不同,表现出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脂寒饶涕唾,肤痒困疮痍"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干燥寒凉的气候,以及这种天气下皮肤可能出现的不适。
"故国山千叠,重阳菊一枝"中,“故国山千叠”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而“重阳菊一枝”则是诗人在这种思念中寻找到的慰藉。九月重阳时节,菊花盛开,它不仅是秋天的一抹色彩,也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最后两句“醉乡差可可,归路尚迟迟”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异乡找到了一些慰藉,但归心似箭,希望早日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然而,“归路尚迟迟”又无奈地指出了归去之路的艰难与遥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