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雀罗无别客,阶前鹤立有新知
出处:《李远霞过宿夜话分赋》
明 · 成鹫
野水閒云共一池,池边借地结茅茨。
远风不断疏疏竹,清磬难藏密密篱。
门外雀罗无别客,阶前鹤立有新知。
烦君过我连宵话,明月当轩照向谁。
远风不断疏疏竹,清磬难藏密密篱。
门外雀罗无别客,阶前鹤立有新知。
烦君过我连宵话,明月当轩照向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雅的乡村夜宿图景。诗人以“野水閒云共一池”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水与云融入同一画面中,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池边借地结茅茨”一句,点明了诗人居住之所,简朴而自然,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远风不断疏疏竹,清磬难藏密密篱”两句,通过风声与竹叶的轻摇,以及清磬声与篱笆的紧密交织,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竹子的疏疏与篱笆的密密,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
“门外雀罗无别客,阶前鹤立有新知”则通过门庭冷落与阶前鹤立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真正友谊的珍视。门外的“雀罗”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浮躁,而阶前的“鹤立”则象征着知己的难得与珍贵。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最后,“烦君过我连宵话,明月当轩照向谁”两句,以邀请友人共话长夜,明月照亮轩窗的情景结束全诗。这一场景充满了温馨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与真挚友谊的向往与珍惜,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