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宝人皆鉴,握鞶良自妍
希微嘉会章,杳冥河梁篇。
理蔓语无枝,言一意则千。
往来更后人,浇荡醨前源。
倾筐实不收,朴樕华争繁。
大教护微旨,哲人生令孙。
高飙激颓波,坐使横流翻。
昔日越重阻,侧聆沧海传。
逮兹觌清扬,幸睹青琅编。
泠泠中山醇,片片昆丘璠。
一杯有馀味,再览增光鲜。
对宝人皆鉴,握鞶良自妍。
吾其告先师,六义今还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雅:指高尚的文学艺术。坠地:消失。
五言:五言诗。
希微:深奥微妙。
嘉会章:美好的篇章。
杳冥:幽深。
理蔓:道理深奥。
枝:明显线索。
言一意:言辞简约。
浇荡:清洗。
醨:浑浊。
前源:源头。
倾筐:才思丰富。
朴樕:朴素。
华:华美。
大教:大智慧。
哲人:哲人。
令孙:子孙。
高飙:疾风。
颓波:停滞的波涛。
横流:混乱的潮流。
越重阻:艰难。
侧聆:倾听。
沧海传:大海般的深沉传承。
觌:看见。
清扬:清丽。
青琅编:青翠的诗篇。
泠泠:清凉。
中山醇:中山的醇酒。
昆丘璠:昆丘的瑰宝。
馀味:余香。
光鲜:光彩。
宝人:品味的人。
握鞶:握着。
良自妍:自感美好。
告先师:宣告。
六义:六艺。
还全:完整重现。
翻译
风雅的精神永不落尘,五言诗是你最先开创。你的作品深奥而美好,如河梁边的幽深篇章。
道理深入却无明显线索,言辞简约但意境深远。
你的诗歌影响了后来者,洗净了之前的浑浊源头。
你的才思丰富,朴素中显华美,深藏大智慧。
哲人的精神在你身上延续,你的子孙承继了你的教诲。
你的诗歌像疾风激起停滞的波涛,让混乱的潮流翻转。
我曾艰难地倾听你的声音,如大海般深沉的传承。
如今得以亲见你的清丽诗篇,有幸目睹青翠的琅玕之章。
你的诗如中山的醇酒,昆丘的瑰宝般珍贵。
读一次就有余香,再读则光彩更盛。
面对这样的宝物,人们都能品味,握着它自感美好。
我要向先师宣告,你的六艺之才已经完整重现。
鉴赏
此诗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名为《李评事公进示文集因赠之》。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友人文章及学术成就的诗歌。
风雅不坠地,五言始君先。
开篇便赞美对方的文学才能,不仅风格高雅,而且在五言诗体上已领先于他人。这是对李评事公文学造诣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本身的文学修养。
希微嘉会章,杳冥河梁篇。
接着表达的是,对方所撰写的文章内容深邃、意境奇妙,宛如古代哲学家荀子所言“希微”之境界,以及对李斯《河梁篇》的赞美。这两句强调了李评事公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
理蔓语无枝,言一意则千。
这两句诗进一步肯定了李评事公的文笔,每一次表达都能蕴含深刻的道理,而不需要繁复的辞藻来支撑,这种能力让人钦佩。
往来更后人,浇荡醨前源。
这两句则表明,李评事公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超越了同时代的人,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启示和洗礼。这里的“醨”字有滋润、培养之意。
倾筐实不收,朴樕华争繁。
李评事公文章如同倾盆而出的珍珠,不仅数量丰富,而且每一颗都璀璨夺目,无需任何修饰便能展现其华美。
大教护微旨,哲人生令孙。
诗中还提到“大教”,暗指儒家经典之大义,以及对后人的教诲。这里的“微旨”则是指深奥难懂之意,而“哲人生令孙”则表明李评事公能领悟并传承这些深邃的智慧。
高飙激颓波,坐使横流翻。
诗中还用“高飙激颓波”来形容李评事公学问渊博,如同汹涌澎湃的大海,而“坐使横流翻”则是对其学术影响力之强烈的描述。
昔日越重阻,侧聆沧海传。
这两句回顾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李评事公文章及学问在当时所遭遇的阻碍,如同远古时代的智者听闻大道之声。这里的“侧聆”意味着倾听,显示出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
逮兹觌清扬,幸睹青琅编。
而今时不同往日,李评事公的文章已被广泛传颂,如同清晨露珠般明亮灿烂,诗人有幸得以目睹其篇章之美。
泠泠中山醇,片片昆丘璠。
此处“泠泠”形容声音之和谐,“中山醇”则是比喻李评事公文章的内涵深邃而醇厚;“片片昆丘璠”则是说每一篇章都如同昆岗山上散落的美玉,各具珍贵。
一杯有馀味,再览增光鲜。
诗人在此表达,即便是一次又一次地品味李评事公的文章,也总能发现新的韵味和启示。
对宝人皆鉴,握鞶良自妍。
最后两句则是说,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智慧,如同对待珍宝一般,而诗人自己也在不断地修养中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
吾其告先师,六义今还全。
尾声部分,诗人表达了向前辈学者学习的决心,并且认为李评事公所传承的“六艺”(儒家经典中的六种基本教育内容)至今依然完整无缺。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朋友文学成就和学术贡献的一种高度评价,也反映了作者欧阳修本人的文学素养及对友人学问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