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深车轮没,平路生蒿莱
出处:《旅兴》
元末明初 · 刘基
上古人一心,生荣死同哀。
永世自为心,骨肉多嫌猜。
沉沉十日雨,漫漫百亩苔。
苔深车轮没,平路生蒿莱。
呜呼张仲蔚,衡门何由开。
永世自为心,骨肉多嫌猜。
沉沉十日雨,漫漫百亩苔。
苔深车轮没,平路生蒿莱。
呜呼张仲蔚,衡门何由开。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刘基对于古人道德观念的感慨,以及对现代社会人情冷暖的忧虑。首句“上古人一心,生荣死同哀”表达了古代人对生命和死亡的共同悲悯,强调了他们内心的淳朴与一致。然而接下来,“永世自为心,骨肉多嫌猜”揭示了现实中的变化,人们的心灵隔阂,即使是亲人之间也充满了猜疑。
诗人通过描绘“沉沉十日雨,漫漫百亩苔”的自然景象,寓言社会的阴暗和冷漠,车轮陷入深深的苔藓中,象征道路的艰难和人心的险恶。“苔深车轮没,平路生蒿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凉和困境,连原本平坦的道路也长满了野草,暗示了世态炎凉。
最后两句“呜呼张仲蔚,衡门何由开”以典故收尾,借张仲蔚的典故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像张仲蔚那样清贫却坚守高洁,但现实中这样的门第如何能够开启?这既是对他人的感叹,也是对自己处境的自省,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哀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古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