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蓬瀛三万里,月明犹听紫鸾箫
出处:《望西苑》
明 · 李义壮
水晶帘外百花桥,太液波寒欲上潮。
篽苑春回丹壑近,禁城云老翠华遥。
琼楼珠阁天俱远,银杏金桃露未消。
归去蓬瀛三万里,月明犹听紫鸾箫。
篽苑春回丹壑近,禁城云老翠华遥。
琼楼珠阁天俱远,银杏金桃露未消。
归去蓬瀛三万里,月明犹听紫鸾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苑的壮丽景象与幽静氛围。首联“水晶帘外百花桥,太液波寒欲上潮”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冷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水晶帘外,一座连接着百花园的桥梁横跨在太液池之上,池水寒凉,仿佛预示着潮水即将上涨。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一种即将发生的动态变化。
颔联“篽苑春回丹壑近,禁城云老翠华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篽苑春回,意味着春天的气息从远处的丹色山谷中传来,与京城的云雾相呼应,远处的翠华(皇宫的象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感。这两句通过对比远近景色,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颈联“琼楼珠阁天俱远,银杏金桃露未消”则将视角转向更为微观的景物——琼楼珠阁,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与天空相接,显得格外遥远而梦幻。同时,银杏与金桃在露水未干的情况下依然璀璨夺目,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美好与纯净。
尾联“归去蓬瀛三万里,月明犹听紫鸾箫”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蓬瀛是传说中的仙岛,此处借指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似乎还能听到紫鸾(传说中的神鸟)吹奏的悠扬乐曲,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超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