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早觉悟,为人枉虚老
出处:《诗三百三首 其二六一》
唐 · 寒山
我见转轮王,千子常围绕。
十善化四天,庄严多七宝。
七宝镇随身,庄严甚妙好。
一朝福报尽,犹若栖芦鸟。
还作牛领虫,六趣受业道。
况复诸凡夫,无常岂长保。
生死如旋火,轮回似麻稻。
不解早觉悟,为人枉虚老。
十善化四天,庄严多七宝。
七宝镇随身,庄严甚妙好。
一朝福报尽,犹若栖芦鸟。
还作牛领虫,六趣受业道。
况复诸凡夫,无常岂长保。
生死如旋火,轮回似麻稻。
不解早觉悟,为人枉虚老。
注释
转轮王: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国王,象征正义和和平。千子:众多王子,形容王族势力庞大。
十善:佛教中指十种善行,如不杀生、不偷盗等。
四天: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守护四方世界。
七宝:指七种贵重物品,象征财富和权力。
犹若:好像,比喻。
牛领虫:比喻低贱的生灵。
六趣: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生死如旋火:形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轮回似麻稻:比喻人生的轮回就像稻麻般重复生长和死亡。
虚老:虚度年华的老去。
翻译
我见到转轮王,众多王子常伴随。他的善行感化四方天,身披珍宝多辉煌。
七宝环绕他身旁,华美无比真美妙。
一旦福报消散尽,如同栖息在芦苇的鸟。
转世变为牛或虫,六道轮回受业报。
更何况世间凡夫,无常命运哪长久。
生命如瞬间烈火,轮回之路像稻麻。
不懂得早日醒悟,枉自白头人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转轮王及其众多眷属的壮丽景象,展示了佛教中的善业与福报,以及对凡夫无常生命状态的警示。诗中通过对比转轮王的千子与凡人的无常,强调了积极向善和早日觉悟的重要性。
首先,“我见转轮王,千子常围绕”展现了一位拥有无尽眷属的佛教神圣存在,其子孙满堂,象征着福报与繁荣。紧接着,“十善化四天,庄严多七宝”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神圣力量所蕴含的美好与珍贵,它不仅影响到四方天际,还以七种宝物来装饰和保护。
然而,这种美好的状态并非永恒。诗中的“一朝福报尽,犹若栖芦鸟”告诉我们,一旦福报耗尽,哪怕是转轮王的眷属也会如同栖息在芦苇中的小鸟一般,显得无依无靠。接着,“还作牛领虫,六趣受业道”则暗示了即便是神圣生命,也可能因业力牵引而堕入轮回之中,不断地经历生死苦难。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凡夫俗子,通过“况复诸凡夫,无常岂长保”指出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接着,“生死如旋火,轮回似麻稻”强调了生死流转之迅速以及六道轮回的不断重演。
最后,“不解早觉悟,为人枉虚老”则是对读者的一种警示:如果不能够及时地从轮回中觉醒,那么人的生命就将在无谓的追求与错过中度过,白白浪费宝贵的人生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