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枝头拾得春,要去北山呈伎俩
出处:《送奕上人》
宋 · 释道璨
金华道人少而壮,学道苦心知趣向。
俊如秋鹰方振扬,快似马驹绝超放。
无准软顽痴绝痴,领过不消渠一状。
前年相别五峰巅,今年相见松江上。
无影枝头拾得春,要去北山呈伎俩。
北山老人眼?痴,毒手恶拳难近傍。
跨门一机我识渠,脚跟定与三十棒。
俊如秋鹰方振扬,快似马驹绝超放。
无准软顽痴绝痴,领过不消渠一状。
前年相别五峰巅,今年相见松江上。
无影枝头拾得春,要去北山呈伎俩。
北山老人眼?痴,毒手恶拳难近傍。
跨门一机我识渠,脚跟定与三十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金华道人的修行者形象。他年轻力壮,专注于修道,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进取精神,如同秋日翱翔的鹰一般展翅高飞,又如脱缰的马驹般自由奔放。他的智慧超群,不受常规束缚,对事物的理解独特而深刻。
诗人回忆起前年在五峰之巅与他分别,而今在松江重逢,道人似乎带回了春天的气息,准备在北山展示他的技艺。然而,北山的老人眼神虽浑浊,但警惕性极高,对这位来访者持有戒心,认为他可能会带来麻烦,甚至暗示会用严厉的手段对付他。
诗人通过"跨门一机我识渠,脚跟定与三十棒"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道人处境的理解,虽然他可能面临挑战,但诗人深知其人,认为他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应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情节,展现了道人独特的个性和他在修行路上的挑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道人深深的了解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