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荐更三圣手,动静机缄皎如日
出处:《上王通守传易数》
宋 · 刘学箕
大哉皇羲古神圣,八卦始画天地辟。
乾效于天坤法地,六子运用眇难测。
天理人文一宣朗,万化昭然从此出。
发明荐更三圣手,动静机缄皎如日。
自从战国周纲颓,是道亦几乎暂息。
汉儒众说徒专门,后世可闻无几及。
传流吾宋盛文物,学老儒宗相继述。
濂溪伊洛绍韦编,数至邵公精算策。
祗今南渡九十年,统会宗元孰探赜。
恭惟先生蕴其秘,口不宣言藏以臆。
愚虽不敏敢敬请,愿执门墙洒扫役。
先生学识际天人,先生手提六经笔。
俯察仰观关键透,虚激寸心参太极。
不鄙愚昧谓之进,启迪狂迷窥奥阈。
他年衣钵得亲传,誓言力造神明德。
乾效于天坤法地,六子运用眇难测。
天理人文一宣朗,万化昭然从此出。
发明荐更三圣手,动静机缄皎如日。
自从战国周纲颓,是道亦几乎暂息。
汉儒众说徒专门,后世可闻无几及。
传流吾宋盛文物,学老儒宗相继述。
濂溪伊洛绍韦编,数至邵公精算策。
祗今南渡九十年,统会宗元孰探赜。
恭惟先生蕴其秘,口不宣言藏以臆。
愚虽不敏敢敬请,愿执门墙洒扫役。
先生学识际天人,先生手提六经笔。
俯察仰观关键透,虚激寸心参太极。
不鄙愚昧谓之进,启迪狂迷窥奥阈。
他年衣钵得亲传,誓言力造神明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学箕所作,名为《上王通守传易数》。从诗的内容来看,刘学箕在此颂扬了王通对《易经》的研究与传承。
首句“大哉皇羲古神圣”表明作者对于古代圣人皇羲的崇敬之情,认为其创作八卦、开辟天地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意义。接着“乾效于天坤法地”进一步阐述了易经中乾与坤两卦对应天地的哲学思想。
诗人还赞扬了古代圣贤们运用六十四卦来解读宇宙万象的智慧,以及他们对于天道与人文和谐统一的深刻理解。并且,作者提到了从战国时期到汉朝,儒家学者对易经的诠释,虽然后世能闻者不多,但宋代的情况有所复兴。
刘学箕在诗中还提及了濂溪、伊洛等地的儒学传承,以及邵公(邵雍)的精算策,对这些文化遗产给予高度评价,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先生学识深厚,手不释卷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成为先生门下弟子,虚心学习易经,以期望得到真知灼见。全诗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古圣先贤智慧的追求,以及个人对于学问修养的渴望和决心。
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刘学箕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也表现出他对易经哲理的精通和内在的情感共鸣。诗中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 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以及个人修养的决心,都透露出诗人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