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
出处:《赵虚斋挽诗 其二》
宋 · 林希逸
奥学深功在易通,御题褒句圣恩隆。
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
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
皋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
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
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
皋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
鉴赏
这首挽诗《赵虚斋挽诗(其二)》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赵虚斋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学问精深、道德高尚之人的崇高敬意。
首联“奥学深功在易通,御题褒句圣恩隆”,开篇即以“奥学”点明赵虚斋学问之深,通过“易通”表达其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同时借“御题褒句”和“圣恩隆”来赞美赵虚斋受到的极高赞誉与恩宠,彰显其德高望重的地位。
颔联“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进一步赞扬赵虚斋在学术上的创新与贡献。他独自撰写书籍,开创了前人未有的先例;面对不同的学术观点,他能够公正地评判,体现了其学术态度的严谨与公正。
颈联“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指出赵虚斋在语言文字上的造诣深厚,无论是言辞还是文章,都能做到有根有据,且在不同情况下能灵活运用,展现出其卓越的文学才华。
尾联“皋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以“皋比”象征赵虚斋的讲学之地,暗示其学问广布,如同仙人般受人仰慕。然而,诗人也惋惜丁宽未能理解赵虚斋的学问之道,表达了对赵虚斋学术影响力未能完全被所有人理解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不仅高度评价了赵虚斋在学术、道德、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