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书祇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出处:《杨凝式行书》
宋 · 黄庭坚
俗书祇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祇:只。识:认识。
兰亭面:兰亭的风格。
换:改变。
凡骨:凡人的身体。
金丹: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谁知:谁料到。
杨风子:诗人或书法家的名字。
乌丝阑:古代的一种优质纸张。
翻译
普通的书法只知道欣赏兰亭的风韵,想要改变凡俗之躯却无仙丹可得。谁料到洛阳的杨风子,提笔之间就能写出如此优美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杨凝式书法的赞叹。首句“俗书祇识兰亭面”表达了普通书体只能欣赏到王羲之《兰亭序》的表面之美,而杨凝式的书法则超越了这种寻常。次句“欲换凡骨无金丹”进一步强调了杨凝式书法的独特魅力,暗示其作品能触动人心,仿佛具有改变观者气质的神奇力量,但又暗示这并非轻易可得,如同修炼仙丹般难得。
最后一句“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直接点出杨凝式是来自洛阳的书法家(风子是对文人雅士的别称),他的笔触自如,如同在乌丝阑纸上翩翩起舞,展现出极高超的技艺和艺术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赞美了杨凝式书法的超凡脱俗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