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永沈沈静,灯孤的的清
出处:《西陵夜居》
唐 · 吴融
寒潮落远汀,暝色入柴扃。
漏永沈沈静,灯孤的的清。
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尽夜成愁绝,啼蛩莫近庭。
漏永沈沈静,灯孤的的清。
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尽夜成愁绝,啼蛩莫近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寒潮:寒冷的潮水。远汀:远处的水边。
暝色:暮色,黄昏的景色。
柴扃:简陋的柴门。
漏永:指时间缓慢地流逝,长夜漫漫。
沈沈:同沉沉,形容寂静无声。
灯孤:孤单的灯火。
的的:明亮的样子。
林风:树林中的风。
移:使改变位置。
宿鸟:归巢的鸟。
池雨:落在池塘的雨。
定:使安定,此处指停止。
尽夜:整夜,通宵。
愁绝:极度忧愁。
啼蛩:哀鸣的蟋蟀。
莫近庭:不要靠近庭院。
翻译
寒冷的潮水退落在远处的水边,暮色深沉,渐渐笼罩着简陋的柴门。漫漫长夜,时间缓慢而静谧,一盏孤单的灯火,显得格外清冷明亮。
林间的风使归巢的鸟儿移动了位置,池塘的雨让流萤停止了飞翔。
整夜都沉浸在无尽的忧愁中,那哀鸣的蟋蟀啊,请不要靠近这庭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寂静的田园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月下独处时的孤独感和愁思。
"寒潮落远汀"与"暝色入柴扃"两句设定了夜晚的氛围,远处的河流波动的寒气随着夜幕降临而逐渐消散,而农家的篱笆被暮色所笼罩。"漏永沈沈静"和"灯孤的的清"则描绘了家中的宁静与寂寞,水钟滴答的声音在安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同时点明了室内仅有的灯光在夜晚显得尤为孤单。
接下来的"林风移宿鸟"和"池雨定流萤"两句继续展现自然之声,树木间的微风驱使着鸟儿调整栖息的地方,而池塘中的细雨似乎也与夜空中飘动的萤火虫相呼应。
最后,"尽夜成愁绝"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整晚的心绪纷杂、忧虑无端。"啼蛩莫近庭"则是诗人对蟋蟀发出的鸣叫声感到不悦,不愿它打破这份宁静,接近自己的庭院。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致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夜的孤寂氛围,并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感受。